專家視野:風險承受程度要睇年齡

早前積金局發表了《強制性公積金計劃——計劃成員累算權益統計分析》,顯示截至一七年十二月底,不同年齡組別及基金類別劃分的累算權益分布情況。報告指不論任何年齡,強積金成員一般對股票基金及混合資產基金有較大偏好。

勿低估股市「返家鄉」難度

投資在股票基金的比例,在35至39歲的成員時達至高峰,佔累算權益總額的一半。隨後在40歲開始,成員逐步減低股票基金的投資比重,資金轉入其他基金類別,當中以混合資產基金為主。儘管如此,在50歲或以上的年齡組別中,仍至少有三成的強積金成員選擇投資在股票基金。筆者憂慮上述成員有否高估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特別是大部分成員投資於香港市場(在一七年九月佔59%)。

以大家熟識的恒生指數為例,在科網股及金融海嘯時,由最高位計起的最大跌幅分別達55%及66%,前者熊市歷時3年,後者則只有1年。至於重返歷史高位,即俗稱的「返家鄉」,前者需時6年,後者用了10年。因此,臨近退休並選擇了股票基金的成員,必須了解投資產品的風險,而且在心理及財政上有充分的準備,否則便應揀選其他較低風險的產品。

另外,選擇了混合資產基金的成員,亦宜清楚基金中股債資產分配比例。若基金由九成股票及一成債券組成,風險也不會比股票基金低太多。讀者持有或打算選擇混合資產基金,不妨將心儀的基金與預設投資比較,以進一步明白當中風險。

50歲後逐步增債券比例

預設投資計劃讓成員在50歲前,投資由六成環球股票及四成環球債券組成的「核心累積基金」,50至64歲則減持核心累積基金,相應增持由兩成環球股票及八成環球債券組成的「65歲後基金」。在64歲時,將只會持有「65歲後基金」。

簡而言之,預設投資計劃就是隨着年齡增長,調升組合內的債券比例,以及降低股票百分比。謹記,投資非賭博,強積金非泥碼。讀者宜因應不同的人生階段和風險胃納,選擇適合的投資策略。

御峰理財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