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金融掀競爭 釐清定位好籌謀

香港高度重視同股不同權企業來港上市,可惜首家相關股份卻暫不獲納互聯互通標的股之列,這反映中港同時爭取類近目標企業上市的情況下,競爭是必然的。為避免更多的分歧,兩地應加強在金融發展方面協調和溝通,免得搬石砸腳!

首家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來港上市的內地新經濟企業,首日掛牌偏遇上中美貿易戰升溫令股價潛水,香港財金官員罕有地評及個股表現,對着鏡頭籲投資者毋須擔心短期波動,予人感覺是官員護航心切,舉措失當。而接下來該股獲火速納入本地及環球股票指數系列,一再證明其獨特之處。

既獲納入恒指綜合指數,市場都在憧憬這隻明星股將順利獲納入互聯互通標的股名單。不過,上周末卻被上海及深圳交易所發聯合公告拒絕,理由是早前就外國公司、合訂證券、同股不同權公司的三類股份,對部分內地券商和投資者進行調研諮詢,多數投資者表示對這些新的證券品種缺乏了解云云。

對此失望的回應,港交所強調香港已制訂新規則和具有針對性的投資者保護措施,內地投資者可在風險可控和監管互助的框架下買入這類公司。其實,眾所周知,這家企業在港上市前,本來計劃要同時發行中國預託證券(CDR),而既然內地擬接受其CDR申請,理應已作好各方面的準備。

再講,互聯互通建立的原意,是國家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戰略的一部分,但如今香港努力爭取以配合內地新經濟發展的新上市客源,卻未獲加入港股通名單,又沒有提供其他跟進或時間表等資訊,到底是擔心會影響日後內地推動CDR計劃,抑或有其他的考慮?中港競爭加劇,日後應如何做好分工分流,以延續兩地金融互惠互利和互補的關係?負責統籌的部門宜嚴肅正視問題,並說個明白,免生不必要的疑慮。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被指開放市場步伐緩慢,至近期招來主要貿易夥伴的猛烈攻擊。為了應對挑戰,相信未來內地須加快開放市場,當中金融業是重中之重。在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仍具戰略意義。不過,當內地加快改革和開放市場,兩地市場的差異減少,那香港將會扮演什麼角色?香港是應該秉承國際化、高端化的路線,讓香港、內地和海外市場多元化發展,甚而爭取成為國際新經濟企業融資中心,廣拓財路,抑或只管瞓身配合內地發展,安於做內地新經濟企業海外融資平台,倒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