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社會提速 顛覆傳統慎危機

根據估計,目前全球流通鈔票達五千億張,硬幣更是數以萬億計,隨着「無現金社會」的經濟模式提速,實體錢包或成為歷史,中國及瑞典隨時是先行者。不過,歷史一再證明,任何一場革新,皆有機會引發金融災難,投資者別輕看虛擬貨幣一旦成為慣用交易媒介的影響。

近期瑞典最高學府預測,只要再等五年,該國就會完全實現無現金社會,並會發行自身虛擬貨幣。瑞典央行數據亦顯示,目前當地大眾消費僅約一成三是用現鈔付款,現金消失的速度為全球最快,在一二至一四年期間,全國流通的鈔票及硬幣跌幅達三成,過去十年更是累減五成以上。按此推算,最後一張在銀行的鈔票將在三○年左右被提取。

除了瑞典,亞洲金融科技亦發展神速,同步邁向無現金社會,例如印度政府強制廢除大額盧比紙幣;南韓計劃兩年後不再鑄造硬幣;泰國推動電子支付;內地在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多達六點八億人收發電子利是,平日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網絡用戶使用手機支付,可謂是亞洲區先行者,亦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據官方資料顯示,內地一六年現金消費額大約是六十六萬億元人民幣,兩年內大跌約一成。

無現金社會有很多好處,除了方便消費者,亦能減少打工仔「穿櫃桶底」及降低被打劫的風險,同時可杜絕假鈔仿真度極高的問題。不過,各地要向無現金轉型,將為各領域帶來衝擊,例如銀行櫃位服務員、收銀員、找換店等職位會出現顛覆式轉變。除了就業,由於要實現無現金,相關國家始終要發行自身的虛擬貨幣,例如瑞典央行正研究名為「e-krona」的貨幣,若成真將是全球首例。

俗稱「央行之母」的國際清算銀行則警告,若有國家的央行決定發行自身的虛擬貨幣,將會威脅全球金融系統穩定,因此舉會對「實體現金」造成衝擊。由於國民要在虛擬貨幣與實體現金之間作出選擇,而央行公信力又較高,虛擬貨幣或會較受歡迎,導致主打現鈔的商業銀行或要無奈地加息搶客。一旦加息,就會引發一環扣一環的問題,尤其是各類貸款,後果不再是支付系統及貨幣轉換那麼簡單。故此,國際清算銀行擔心,在全球金融一體化之下,某國官方發行虛擬貨幣會令金融體系進入「未知領域」,市場混亂會引致更大的政治干預。

回顧歷史,每次有重大變革都會帶來短暫痛苦,投資者必須關注無現金社會在過渡期內所產生的影響,時刻緊貼事態發展,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