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內房調控措施互相衝突

面對內地部分城市樓價波動,甚至不少城市樓價繼續上漲,住建部於本月十九日重申堅持房產調控目標,並就調控提出六大明確要求。這是十天內住建部第二次重申調控目標,也是年內第四次調控表明堅決態度。

錯用消費品模式管理

在職能部門約談下,內地城市不得不屢次出台樓市調控政策,可是從國家統計局資料及不少城市的實際考查來看,都會發現內地樓市調控愈強,房價愈漲。目前調控行政性的工具無所不用其極,如限購、限貸、限價、限交易及限商住房等,但效果卻十分有限。問題就在於房地產市場以投資主導,政府卻希望通過行政方式來調控,這不僅會完全扭曲樓市的價格機制和交易行為,而且過多的行政管制更會令市場亂象叢生。

中國各地樓價基本上處於以投資者為主導的價格水平,絕大多數買家置業就是為了獲利。既然住房市場完全是一個投資品市場,若以住房是一個消費品市場的方式來管理及出台房地產調控政策,那麼這些調控政策的作用會十分有限。

限購政策存無數漏洞

政府的調控政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要求增加土地供應,以增加住房的供應來壓抑樓價。但是,這種政策對於以投資為主導的市場而言,住房投資者的需求可能是無限的,無論住房供應量怎樣再增加,都不可能滿足這種無限的住房需求,自然難以奏效。

第二是為了限制房價瘋狂上漲,政府採取一系列行政性限制購買政策。這些限購政策都存在無數漏洞,只要房價持續上升或上漲預期還在,那麼住房投資者就能夠找到破解限購政策的方法,只不過讓住房投機炒作的成本增加一點而已,根本沒有阻撓作用。如果地方政府與住房投資者一起來破解這種行政性住房限購政策,那更是雪上加霜。舉例說,最近內地50多個城市都有人才引進政策出台,立即完全破解當地的住房限購政策,從而引發西安、天津等城市的搶房潮,廢除這些城市的行政性限購政策的武功。

設法律保障發展租賃

最後是政府希望以行政方式來建立起住房租賃市場,但這不僅要採取市場化的方式,而且還得建立幾個前提條件,否則中國的住房租賃市場不可能發展起來。例如,住房該是消費品,不應透過購買住房獲利,但如果住房是投資品,市民肯定更願意購買住房而非租房。此外還要有相應的法律保護租賃者,若然租賃者的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市民當然寧願選擇置業。可惜目前內地都不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無法通過行政方式來發展租賃市場。

儘管政府不斷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堅決壓制炒房,但實際上這些希望內地樓市能穩定發展的調控不僅互相衝突,與市場法則背道而馳,而且通過行政手段與工具很難達到目的。這些調控政策只是紙上談兵,只能推高內地各城樓價,並讓房地產泡沫愈吹愈大,增加樓市風險。

易憲容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