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美國政府貿易立場不時轉變,對美元強弱取態發出混亂訊息之際,近期多個國家不約而同推出新政策,試圖削弱美元在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但分析員及經濟師均認為這些行動一如過往難取得成功。
伊朗最近誓言以歐元取代美元作為外匯結算;中國三月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作為持續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手段;委內瑞拉今年較早前推出類似比特幣的虛擬貨幣;而俄羅斯近年亦不斷增加黃金儲備,以分散美元外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師兼哈佛大學經濟教授羅戈夫表示,美國對一些國家如俄羅斯及伊朗採取進取的金融制裁措施,該些國家規避美元是理所當然。
不過,遭美國制裁的伊朗和委內瑞拉雖○七年已曾倡議原油放棄美元改以歐元計價,但兩國目前自身難保,伊朗貨幣里亞爾單計今年已貶值14%,委內瑞拉貨幣更因當地經濟危機而變得幾乎一文不值。
近期華府訊息混亂亦影響到美元本身。今年一月,美國財長姆紐欽表示弱美元有利美國貿易,觸發金融市場震動,他數天後稱其言論被斷章取義,重申支持強美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教授Barry Eichengreen認為,美元過去一年跌5%,部分是反映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和貿易立場。
然而,美元地位多年來一直穩如泰山。羅戈夫研究發現,全球近六成國家在一五年就佔了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76%,其匯率制度均某程度與美元掛鈎。
此外,據國際清算銀行(BIS)一六年數字亦顯示,全球每日5.1萬億美元外匯交易中,交易宗數近九成涉及美元,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超過六成,反映大部分國家認同使用一種貨幣做生意及投資商品的好處,即方便及成本較低。
雖然歐元九九年面世後,跨境借貸市場增加使用歐元,但歐債危機一役,歐元區一度面臨解體,令歐元取代美元地位的機會幻滅。歐元於全球外儲比率於○九年升至28%高峰後,去年第四季已降至約20%。
其他國家方面,若要提升本身貨幣地位,則要作出重大政策轉變配合。分析員便指出,除非中國政府開放資本及解除外國投資限制,否則難以提升人民幣在全球交易現時微不足道的比率。據Swift數字顯示,人民幣佔本地和全球支付比率僅1.6%,亦僅佔全球外儲1.2%。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今年二月發表報告,認為中國建立石油基準指標冀與紐約及倫敦競爭,似乎一開始便成功無望。該會的國際經濟主任Benn Steil亦指,中國的債市規模太小,難以支持真正的人民幣國際化。
但分析機構Exante Data行政總裁Jens Nordvig表示,基於環球央行今年首數月增持中國債券,估計環球央行今年將把2,000億至3,000億美元外儲轉為人民幣、歐元及其他貨幣。
另有分析員相信,隨着歐洲央行「收水」,重回傳統貨幣政策,歐元外儲比率將會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