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金融監管架構大變,國務院將中國銀監會及中國保監會合併,重組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銀保監)。分析認為,新架構有望提高監管效率及去槓桿能力,加強監管跨業金融資產及網上產品,並令內險行業及上市工作更有秩序。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周二出爐,重組後的銀保監直屬國務院,將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及保險業,防範與化解金融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則會負責擬定保險業及銀行業的重要法律法規草案,以及審慎監管基本制度。至於中國證監會,將保持獨立監管證券業的角色。
華泰港股金融業首席分析師陳姝瑾表示,隨着銀行、保險及金融機構之間的交叉業務愈來愈多,「兩監」合併之後,當局更容易從「穿透」的角度作監管,有效減少影子銀行業務等系統性風險。另外,表外資產、信託貸款及委託貸款亦會有所下降。
招商國際分析師丁文捷認為,合併方案更有效監管內地保險業,令整個行業更有秩序,促使計劃上市的內險公司妥善處理上市工作,又指政府向來對內險業的各種規範已相當嚴謹。
中銀監與中保監合併消息曝光後,在香港上市的內銀股普遍上揚,建設銀行(00939)漲1.05%,收報8.59元;中國銀行(03988)漲1.83%,收報4.44元;工商銀行(01398)漲1.13%,收報7.13元。
相反,內險股普遍受壓,當中新華保險(01336)跌1.7%,收報46元。
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表示,內地大部分金融系統性風險均來自跨資產類別領域,內地政府正朝正確方向行動,以控制金融風險及降低債務槓桿。滙豐環球研究表示,人行將會獲得額外監管與監督的權力,反映內地政府將徹底實施改革。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認為,中銀監與中保監合併有助統一監管,尤其是針對影子銀行活動,並加強貨幣政策及監管措施間的協調。
中保監及中銀監合併,意味着內地逾二十年的「一行三會」格局終畫上句號,或重返「混業監管」時期。
所謂「一行三會」分業獨立監管,當中「一行」代表人行,負責貨幣政策及金融穩定,「三會」代表中證監、中保監及中銀監,分別負責監管金融業三大支柱,即證券、保險及銀行業。
事實上,九十年代初,人行擔任央行角色,同時肩負整個金融業監管工作,一同監管證券、保險及銀行三大金融行業。其後因金融發展急速,中證監、中保監及中銀監相繼成立,單獨監管個別行業,惟現時金融業有「跨行業、跨市場」趨勢,促使中保監及中銀監合併,方便協調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