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炒殼活動又再熱鬧起來,市場人士指出,近期獲批上市的新股亦質素參差,部分更有疑似上市「啤殼」七大特點指引信的特徵,質疑指引信是否已「名存實亡」。香港交易所(00388)發言人不作評論。
港交所一六年中曾發表指引信,列出新上市「啤殼」七大特點,包括低市值;僅勉強符合上市資格規定;集資額與上市開支不合比例等,並表明若發現申請人有相關特點,將會進行重點審查,甚至會「加辣」,對上市申請施加額外規定或條件,甚至拒絕有關申請。
不過,有熟悉市場運作人士指出,自從一七年開始,新股似乎有點「濫批」,新上市公司數量大量增加,尤其是創業板,雖然市況向好,自然有多些公司上市,但有個別例子,顯示一些獲批新股的上市費用,與集資金額不成正比,反映多了符合「七宗罪」疑點的新股上市。
同時,也有大量建築股獲批上市,「這些公司是否真的有需要上市?為何以前並沒有這麼多建築股上市?係咪「七宗罪」指引信已名存實亡?審批上市准則係咪去番以前只要符合基本標準,即夠數就批?」
有投行界人士直言,近期有個別主板及創業板新股,欠缺業務持續性,「原本都諗住唔批,點知都批咗(上市)!」並形容「本是不存厚望,點知喜出望外!」
再者,一些之前因未能回應監管機構問題而申請失效、甚至遭拒絕的上市申請,在再次申請的情況下,最終亦獲批上市。
他們指出,「港交所一向都是按本子辦事,如符合晒要求,好難不批,一向都是證監會較嚴格,尤其是採前置式監管後,但近期咁多質素參差新股都批,證監會係咪冇捏到咁緊?」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證監會去年監管工作明顯已達標。加上近期新股,尤其是創業板,已再冇出現首日上市股價爆升逾十倍的經典場面,市場有番秩序,證監會如再捏到咁緊,市場盞冇生意做!」
不過,證監會早前曾指出,今年執法工作重點是打擊企業欺詐,並尤其關注首次公開招股欺詐和相關的保廌人缺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