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達標忌自滿 槓桿調控不能鬆

內地去年經濟增長6.9%,不但達標,還略超預期,亦是一○年首次以來按年增幅回升,國內生產總值(GDP)更突破80萬億元人民幣,數據令人振奮!不過,即使增長超標、總量擴大,亦不值得自滿,皆因內地的地方政府財政、房地產市場調整,以及市場化改革,全部仍處關鍵時刻,在深化結構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前,在槓桿水平、產業結構及整體發展上,必須謹慎調控,以免再次陷入「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局面。

無可否認,去年人民幣轉穩,加上外圍經濟持續溫和復甦,內地經濟穩進,全年增幅6.9%勝於中央所定的6.5%目標;而觀乎去年第四季的工業增加值、消費物價、居民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及民間投資的增長都大致穩定,全年經濟並未有出現前高後低的情況。

此外,去年內地GDP超過萬億元人民幣的城市數目增至14個,而上海、北京及深圳的GDP總量更已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顯示城市化取得一定的成績,地區經濟趨於更平均地發展。這令市場對內地經濟前景有所改觀,近日滬綜指更創出逾兩年新高。

誠然,經濟穩增不是壞事,但以此憧憬未來一帆風順,則未免過於樂觀,尤其是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規模擴張至一定水平,發展相對成熟,未來增速減緩是必然現象,故實不宜再過於側重GDP表面數字,反之應更重視經濟質素的提升,以期能換來長期可持續的增長基礎。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內房泡沫問題尚在調控當中。數據顯示,去年十二月份內地70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樓價按月上升的城市數目由十一月的50個增至57個,錄得按年升幅的有61個,且主要集中在三線城市,顯示去年下半年資金面及非一線城市調控政策相對寬鬆,以及年尾發展商加推樓盤提速資金回籠效應所影響。

因此,今年首季須密切留意三、四線城市房價會否出現上漲過快情況,或須視乎情況適度加大限售等調控力度,畢竟樓市高槓桿仍是內地債務危機的主要組成部分,一旦失控,直接威脅銀行貸款質量甚至金融系統穩定。

總括而言,投資者毋須因為去年內地GDP增長好過預期而作過分憧憬,皆因持續的供給側改革和去槓桿措施,必然會對經濟增長造成制約,且須嚴防槓桿風險反彈,免得這幾年的深化改革功虧一簣。若然整體企業盈利持續改善,減少對信貸的依賴,債務下降,妥善化解系統性風險,經濟增長數字才具有更深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