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狂飆有啟示 經濟榮景藏隱患

環球金融市場今年開局節節攀升,中港美股市連番創下不同紀錄,其中,港股史無前例地連升十四個交易日,加上虛擬貨幣大上大落,佔據了市場大部分目光,投資者或許忽略了布蘭特期油重上七十美元關口,為逾三年最強的消息,其實,油價走勢是重要的經濟前瞻指標。

回望油價在一四年跌穿每桶一百美元後,隨即步入極兇惡的熊市,跌浪持續至一六年低見二十多美元才見底,往後一直遭到投資者嫌棄,主因是美國頁岩油產量暴升、伊朗解禁加劇產油國競賽,使供應驟增;更致命的是電動車興起,令市場認定原油需求衰落,油價江河日下是必然的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去年全球經濟增長出人意表地創下十年最佳成績,航運業復甦加上天氣反常多變,原油使用量意外大增,惟因投資早已銳減,加上產油國達成限產協議,供應難以一下子追上需求,驅動油價在不知不覺間收復七十美元關口,創逾三年新高。

油價飆升,唇齒相依的油股自然水漲船高,但這恐怕是經濟榮景的一大隱患,皆因往績顯示,油股往往是經濟周期屆尾聲時才追落後,內地股市更有「兩桶油魔咒」的說法,意思是每當大型油股飆升,就是股市見頂之時。

以上說法絕非單純迷信。事實上,油價飆漲,預示了通脹升溫不再是「狼來了」,投資者別聽者藐藐。雖然全球大力發展新能源,但這就代表石油的能源王者地位岌岌可危嗎?根據去年《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石油依然是全球耗用量最大的能源,數量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加速增長,更佔世界能源總耗用量三分之一,目前並未有能撼動石油的替代品。故此,油價飆升對全球通脹絕對有影響,而通脹超標亦是市場人士今年最關注的「黑天鵝」事件之一。

環球金融市場雖仍陶醉於升市派對,但不單只美國聯儲局,歐央行最新的會議紀錄也提及,今年初或會調整貨幣政策前瞻指引,意味隨時向市場釋出加速「收水」信號;而被市場認定因長年通縮而覆水難收的日本央行,上月亦已靜悄悄縮表,為一二年宣布量化寬鬆以來首見。

投資者需要明白,經濟盛衰從來都是周期循環,沒有資產是只升不跌,分別僅在於周期的長短。面對油價及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飆升,可以預見的是,利率只會有加無減,問題在於速度而已。若在資產價格偏高的時刻入市,必須衡量能否應對突如其來的下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