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嚴防範 經濟質量重平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報告,指內地金融體系存在信貸擴張、監管套利和隱性擔保等問題,建議內地將金融穩定的重要性高於發展目標。事實上,今年內地經濟大致穩定,但一定程度是靠政府積極調控銀根支持,圍繞經濟轉型仍有很多棘手問題待解決,當局須有寧可犧牲追求短期高增長,亦要徹底做好建設金融穩定的決心。

儘管IMF對中國在經濟建設上給予肯定,如一直維持令人矚目的快速增長、金融體系為經濟增長和減貧提供有力支持,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金融監管力度。觀乎今年首三季內地經濟增長維持在6%以上水平,全年料可順利實現增長6.5%的目標。以年內全球經濟景氣以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規模而言,這個增幅着實不容易。

無疑,經濟高增長須付出代價。誠如報告指出,內地總體債務與GDP比率持續上升,其中不少屬高風險信貸,對銀行資產質素構成壓力;高風險信貸從銀行轉移至影子銀行,增加金融系統的複雜性;以及市場往往認定政府總會在危急關頭向國企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伸出援手,形成道德風險,而隱性擔保亦威脅銀行信貸質素。凡此種種,威脅內地的金融穩定,必須徹底消除。

說到底,長期依靠財政及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增長所造成的後遺症,至今尚未妥善解決。若然堅持以經濟增長先行,則難以徹底處理房地產泡沫、影子銀行、地方債務及不法集資等風險隱患,經濟轉型被拖慢;若首要做好經濟轉型,則經濟增長難免會在一段時間內放慢,顯見兩者無法融合一致,即是所謂的「矛盾」。

不過,只要定下清晰的發展目標,這個矛盾也不難化解,正所謂破而後立!近日國務院領導人表示,未來發展質量先行,不片面追求經濟增速,正正說出當局的取向。如無意外,傳聞在本月內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將進一步確立這個觀點。其實,內地經濟正處「換檔期」,加強金融系統風險管理,或多或少會影響經濟增長,但換來的是經濟增長質量的更佳保障,當經濟順利轉型,金融監管不但不會阻礙經濟增長,反而可發揮保駕護航的作用。

明年內地將繼續提升金融監管水平和嚴厲執法,尤其是「A股入摩」,意味金融市場將進一步對外開放,影響金融穩定的風險因素將更加複雜,金融監管只能緊不能鬆,嚴守不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否則無異於引狼入室,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