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業競爭激烈,不進則退,西爾斯集團(Sears)便是一個明顯例子。這家盛極一時的零售商,近年一直走下坡,自一一年來累積虧損達104億美元,每年銷售額由415.7億美元銳減至221.4億美元,店舖萎縮令員工數目由十年前逾30萬大減超過一半,信貸分析員指Sears每年需籌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以維持運作。
隨着財務不斷惡化,供應商對Sears轉趨審慎。玩具商MGA行政總裁Isaac Larian表示已中止Sears的備用信貸兼縮短支付限期。消息人士透露,Sears為確保貨源,要預先向LG電子及三星電子為部分產品以現金找數,Levi Strauss更傳已停止向Sears供應女裝牛仔褲。
近期Sears與供應商關係惡化開始浮面,由於未能就合約條款達成協議,十月遭家電商惠而浦中斷百年合作關係。
Sears曾是美國最大零售商,直至九○年才被沃爾瑪取代。受惠二戰後的中產消費熱潮,Sears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每年銷售額僅少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媲美現時的亞馬遜;公司於芝加哥的樓高110層雙子大廈Sears Tower七三年落成時,風頭更一時無兩。
Sears近年加速陷入困境,很大程度與最大股東兼對沖基金經理蘭珀特的管理有關。
曾以廿五歲之齡創辦對沖基金的蘭珀特,○三年拯救破產的零售商Kmart,兩年後收購Sears,合併後以高價出售物業、提升價格,推高短期盈利和股價,令他一度被譽為繼巴菲特後的下一位股神。
不過,蘭珀特的策略異於傳統,包括自○五年以來斥資60億美元回購股份虛耗大量現金,以及極少投放資金於開設新店舖或翻新舊舖等,結果Sears店舖長期缺乏提升,日漸喪失市場競爭力,令財務日漸轉差,近年需不斷拆售值錢資產和物業救亡。
券商Susquehanna分析員Bill Dreher認為看不到Sears作為零售商的前景,並擔心供應商開始失去耐性,這亦是當年導致Kmart破產結果要併入Sears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