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尾,有不少投資者會開始盤點自己投資組合的表現,這動作對於組合長遠都是有效而且有需要,但投資者應避免「為改變而改變」。
雖然投資組合表現不理想,可能會有些投資項目的表現自己並不滿意,但這並非等於需要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其實,這反而代表了組合已經可分散風險,假若每個投資項目都有很好的表現,可能是組合太過集中而響起警號。
美國做了一項研究,目標是由一九九一至九六年超過66,000個證券帳戶戶口的月結單,研究員發現,高頻率買賣的組合回報整體跑輸較低頻率買賣的組合,每年少約6.8%。
當然,並非所有的買賣都是錯的決定,但正確的買賣,通常是為了平衡整體投資組合,以及實施其他組合管理的策略,並非如大多數投資者般,嘗試尋找各項證券的高低位,然後買賣來捕捉最佳的沽貨或入市時機。研究指出,通常這個方法並不可行,會跑輸長線持有好的投資項目。
市場有不少投資策略,都假設了投資組合維持不變,因為每一個組合的現金流都不一樣,所以有不少投資者可能忽略了現金的加入或提取,特別是較大的現金流。
所以,最佳的投資策略,對於管理一個有現金流進出的投資組合,相比一個沒有現金流進出的組合,其實做法是十分不一樣的。所以當投資者建立及管理自己的投資組合,應該考慮自己的財務計劃上的需要。
瑞銀財富管理執行董事 李靄欣(作者為金管局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