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兩市震盪上行,市場在績優股帶動下集體走強,多隻個股繼續創下歷史新高,績優股成為主力,個股漲多跌少,市場又出現久違了的「既賺指數又賺錢」的效應。昨日兩市亦續做好,整個市場維持之前的退二進三格局,「慢牛」態勢明顯。
外資方面,自從滬、深港通開通以來,由此進入A股的外來資金動向就備受關注。在今年,那些由海外資金重倉持有的個股可謂大放光芒。
今年以來,A股的投資邏輯由以往的「看題材」,轉向了「重業績」、「看發展」。如貴州茅台(600519.SH)、海康威視(002415.SZ)和美的集團(000333.SZ)等成為今年的明星股,而這些股份,都有外資重倉持有。
應該關注的是,外資選股的集中度相對較高。此外,外資對A股的投資,大多是持股較長時間的價值投資,隨着上述股票股價屢創新高,外資也因此而賺得盆滿缽滿。
例如,自深股通進入重倉的頭四隻個股,分別是海康威視、美的集團、老闆電器(002508.SZ)和格力電器(000651.SZ),這些股份股價全都在一七年加速上升,並創了歷史新高。
滬股通開通的時間較深股通長,外資持股比例也大得多。滬市外資持股占總股本比例超過10%的就有6隻。當中的上海機場(600009.SH)、飛科電器(603868.SH)、宇通客車(600066.SH)、福耀玻璃(600660.SH)和恒瑞醫藥(600276.SH)在今年都創了歷史新高。
從這些個股的特點來看,它們基本都是各自行業的龍頭股,市值和營業收入都比較大,而且大量集中在傳統的消費、醫藥、製造業等行業。
此外,上海機場的滬深股通外資佔比是A股中最高的,接近三成,QFII也是紮堆勇進,在其十大股東裏,就雲集了四大QFII基金。
在第三季,滬市通過滬股通增倉,排名在頭5名的個股,分別為中國平安(601318.SH)、長江電力(600900.SH)、伊利股份(600887.SH)、貴州茅台和中信証券(600030.SH),外資分別淨買入的金額為40億元(人民幣‧下同)、30.3億元、25.3億元、13.1億元和10.4億元。
至於深市,通過深股通增倉,排名頭5名的分別是美的集團、格力電氣、海康威視、洋河股份(002304.SZ)和平安銀行(000001.SZ),外資分別淨買入數額達到82.6億元、61.6億元、53.5億元、15.6億元和9億元。
A股投資者完全可參考借鑑外資的投資手法和選股策略,如他們布局的都是藍籌股,其業績和估值相對較好。
中資基金經理 姚遷(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