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股市助競爭 印花稅適時檢討

近日盛傳港交所與政府研究降低甚至取消股票印花稅,這關乎特區稅收、股民福祉的重大消息很快被港交所高層否認,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事實上,港股交易量及轉手率偏低,一直遭業界詬病,部分人認為是印花稅制度的僵化,投資者與業界都期盼港府作出檢討。

現時,香港徵收股票印花稅,是買賣雙方都要繳付相等於交易金額百分之○點一,投資者一買一賣,未計證監會交易徵費、港交所交易費及佣金等費用,換句話至少付出百分之○點二成本。環顧全球,很多發達國家的股市已沒有收取印花稅,如日本、美國及新加坡等,香港對比沽貨才收取百分之○點一印花稅的中國A股,本港的相關費用也高出一倍。

十多年前,港府撤銷港股買賣最低佣金制度,香港證券行業進入佣金鬥平的弱肉強食生態,經紀佣金持續受壓,銀行加入戰團,中小型證券行愈玩愈縮,近日甚至出現永久免佣的招客策略。投資銀行境況也好不了多少,尤其買賣頻繁的對沖基金,甚至高頻交易日漸普及,在客戶永遠是對的金科玉律下,投行佣金一樣低處未算低,久而久之,已出現了股票印花稅比佣金更高的畸形現象。

香港一直想催谷第二上市,吸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以港股預託證券(HDR)形式掛牌,但考慮印花稅的差距,國際資金也傾向在海外買賣,令如意算盤未能打響,HDR也乏人問津。

股市的轉手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成交股數除以市場總發行股數。偏高的印花稅,壓抑參與興趣,形成港股轉手率偏低,落後於鄰近的日本、台灣及上海等市場。回顧今年香港證券協會發表的「2017香港股市展望及行業發展報告」,就提到受訪中小型券商,面對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增加客源,其次是股市交易量不足,並提出減印花稅激活交投的訴求。

市場亦有些相反意見,擔心港府減股票印花稅,會對長遠財政收入不利。無疑一年印花稅收入少說也有二、三百億元,說少不少。可是,香港經濟轉型未見成績,產業單一化,七百萬人城市的經濟完全依賴金融、地產去支撐,推動金融發展已不能再畏首畏尾,故步自封,近年中國及新加坡股市已有趕過香港之勢,香港支持股市發展已是背城借一,刻不容緩,○八年中國減印花稅後,A股交投大增,相關稅收不跌反升,是激活股市的成功例子,值得香港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