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樓市正值進入金九銀十的傳統銷售旺季,中央又再出手調控,兩日內多個城市推出限售令,強烈釋出樓市不會鬆綁信號,消息引發內房股急瀉。去年中央揚言樓房是住不是炒,難得今年一線城市樓價在壓抑措施下,開始受控,今次針對性在泡沫持續城市,推地域措施,樓市短期陣痛難免,不過總好樓市過熱失控,最終爆煲收場。
中國去年十月前重推調控措施,至今年八月全國七十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指數,按年升幅已收窄至百分之八點一,創今年新低,其中一線城市中,深圳樓價最先出現逆轉下跌,反映中央政策漸見成效。
不過內地炒樓團資金缺乏出路,看準政府既要壓抑過熱的樓價,亦要顧及存貨積壓嚴重的城市,政策不能一刀切,資金遂紛紛湧往較寬鬆城市延續炒風。今次實施限售的長沙,八月新建住宅樓價按年升幅較全國平均高出一倍有多,達百分之十六點九,可見樓市依然火熱,在針對過熱市場的原則下,政府四處撲火,以微調定點的策略應對,不是無迹可尋。
無可否認,住屋存在投資功能,也是生活必需。從投資心態發展到隨買隨賣,炒家在短短時間內賺取暴利,也絕不是應有的健康市場生態;買樓不是買菜,持有兩至三年出售,對於物業市場來說,其實是合理的投資周期,限售令既可抑制短炒投機,也有利於中國樓市走向商品化,並且邁向健康發展。
內地樓市長時期出現鐘擺般情況,這種非冷即熱的市場環境,對經濟發展其實沒有好處。房地產業牽涉層面廣,往上有鋼鐵水泥及建築業,往下有市民財富及消費零售行業。房地產投資引起的連鎖效應,無論過熱抑或過緊,不僅對整體經濟有影響,也必然引發社會及民生問題。
昨日港股反應激烈,內房股一瀉如注,既是近日股市異常亢奮的反差,更重要是道出投資者與中國樓市政策風向,存有極大的落差。大家深信中國計劃經濟下,樓市政策會一如以往,調控稍見成績,就要為追趕經濟增長硬目標急着鳴金收兵,最終前功盡廢,讓樓市音樂椅遊戲再度瘋狂起來。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在十九大會議前,增加限售令名單城市,重申壓抑樓市投機決心之外,也趁機會再來一次預期管理,等一廂情願相信地產措施即將放寬的,及早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