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王單天保至尊 大市福兮禍所伏

年初以來,恒生指數累升逾五千點,但絕大部分升幅來自小量大藍籌,其他股份表現明顯跑輸大市,交投愈縮愈奀。無他,資金都集中火力追逐強者,惡性循環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升市有領頭羊,本來不是壞事,但當強弱股數量懸殊,港股只靠個別股份來支撐,長此下去將造成流通性斷層問題,亦影響港股作為企業融資的功能,正所謂福兮禍所伏!

大價股騰訊年內最多累漲近八成,市值超過三萬一千億元,佔港股總市值約一成,是名副其實的「股王」。同期恒生指數最多升逾五千八百點或兩成六,其中約三成升幅正是靠騰訊貢獻,故騰訊可說單天保至尊。

若計及友邦控股及滙豐控股,三隻藍籌股貢獻的點數,佔恒指期內升幅達五成;而首十隻貢獻點數最多的藍籌股,則已佔去期內恒指八成升幅。香港上市公司數目超過一千七百家,但炒來炒去都是圍繞着幾隻股份,這現象說明甚麼?

今年投資者單是買入指數基金,已有不俗回報。對於一向追求絕對回報的對沖基金而言,今年是極難操作的一年,皆因股份升幅極度集中,未如過去般跟隨經濟周期輪流炒作,除非大比例投入數隻強勢藍籌股,否則沿用分散式的投資策略,又或押注比較波動的細市值股份,基金跑輸指數的機會甚大。

若情況持續下去,可以預見港股市場的流通性將出現結構性斷層,即交投僅集中於小量強勢股,其餘大部分股份卻乏人問津,缺乏流通量。大量中小企股份在缺乏交投下,透過股市融資亦變得日益困難,估值亦難谷大。如是者,港股對尋求上市的企業來說,吸引力勢必下降。另一方面,資源配置亦會出現不均的現象。

無可否認,投資者不會戴有色眼鏡,投資股票,只要具流通量、有錢賺、有息派的,都被視為值得投資的好股票,但僅少數股份滿足到要求,因素眾多。例如莊家股舞高弄低、細價股爆煲潮、創業板啤殼潮及沽空機構狙擊民企股等等,都一定程度打擊投資者的信心。

當然,股份強弱愈來愈懸殊,亦可能是經濟結構問題的一個反映,畢竟香港經濟產業過於單一化早為人詬病,遇上環球投資氣候轉變,問題尤其突出。經濟問題需時解決,而眼前可做的,是盡快完成檢討上市制度諮詢,建立退市機制,加強監管,優化制度以吸引更多優質公司來港上市,拓闊投資者基礎,讓更多元化的資金參與港股,都是改革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