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工資停滯 經濟有難

工資增長緩慢近年成為全球發達國家的普遍現象,經濟學家對這個謎團大惑不解,當中尤以日本最迫切找出答案,因為當地經濟迷失逾廿年,在「安倍經濟學」和日央行「放水」雙管齊下,表現仍時好時壞。

有分析認為,工資增長是日本經濟復甦的關鍵,加薪有助振興佔整體經濟比重五分之三的消費環節。

日本過去工資增長低迷不難理解,當地經濟長期與通縮對抗,疲弱的經濟令工人和工會要求加薪時十分審慎,特別是大型企業可以透過擴展海外廠房,在東南亞和墨西哥聘用廉價工人取代。與此同時,企業亦對前景信心不足,不願調高員工的底薪。

勞工短缺 青年拒跳槽

不過,日本人口老化令勞工短缺問題愈趨嚴重,四月份失業率跌至2.8%的廿三年新低,遠低過美國及歐元區的4.3%及9.3%,職位空缺與申請人士的比率升至1.49倍的逾四十年高位。然而,當地四月份平均工資只有275,321日圓,相當於2,500美元,經通脹調整後與去年同期不變。

有經濟師開始把工資停滯不前歸咎於近年日本勞工結構改變。自一二年十二月首相安倍晉三上任以來,投入職場很多是長者、婦女及外勞,擔任低薪、兼職或非經常性工作,反觀,離開職場大部分是年屆退休的人士,擁有高薪的全職工作。有研究指出,九三至一二年期間,離開職場人士的平均時薪為2,010日圓,但新投入職場人士的平均工資僅1,217日圓,經濟師相信這個趨勢維持到目前。

另有分析認為,日本在九十年代初的泡沫經濟爆破後一沉不起,年輕一代主要追求職業的穩定和安全感,寧放棄轉工薪金跳升的機會,也不願承受跳槽帶來的風險,令在25至34歲的上班一族中,去年轉工比率僅6.9%。

去年九月份一項調查亦顯示,20至29歲的日本青年人中,55%認同終身受僱一間企業,比率高過○四年的3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發表的報告指出,低就業流動性和強烈就業安全傾向是日本經濟兩大阻力。

央行倡零售商削工時

對於工資增長呆滯,日本央行也歸納出一套理論。在近期的議息會議中,多名貨幣政策委員提出,企業為應對疲弱經濟,積極提升生產力和削減工時。其中一名委員舉出零售業的例子,稱商戶縮減營業時間可減低工資支出,令通脹上升速度減慢。

摩根大通三菱UFJ證券首席經濟師山口毅認為,如果失業率跌至接近2.5%,工資將會大幅加速增長,又估計到一八年,當地工資增長將加速至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