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空機構近期頻頻發難並屢有斬獲,主要是聲稱偵察到企業做假帳而引起市場共鳴。沽空機構狙擊的對象往往是內地民企,但令人憂心的是,國企造假亦非個別事例,對金融市場的負面影響更是難以估量,如何防範確令當局頭痛不已。
較早前中國審計署披露了對二十家央企的審計情況,其中十八家採取虛構業務、人為增加交易環節、調節報表等方式,近年累計虛增收入二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利潤逾二百億元,分別佔同期收入、利潤的百分之零點八、百分之一點七。
驟看之下,虛增收入利潤佔比雖小,卻再次為市場敲響警鐘。央企直屬中央,是萬千國企的楷模,如今涉及造假企業佔是次審查高達九成,確令人咋舌。國際沽空機構鮮向國企發炮,主要是相比民企,其管理層造假風險高收益低。然而,國企造假還是屢見不鮮,除了誠信意識不足外,與管理層同是「審計對象」又是「委託人」的企業管治制度密不可分,亦與管理層出於追求業績甚至追求政績有關。
除了揭發央企造假外,審計署亦直指部分地方債務存在違規舉債。根據財政部的數據,截至一六年底,全國地方債務逾十五萬億元,債務餘額佔綜合財力高達八成。可是,規範舉債之外,地方政府通過偽政府購買服務、假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投資基金等方式,變相舉債。
中國統計數據的質量向來遭詬病,去年便爆出東北三省GDP的數據大規模造假醜聞,黑龍江的投資數據至少有兩成水分,而部分縣市的經濟規模甚至超越香港。面對中國去年高達百分之六點七的經濟增長,難怪不少專家高呼「匪夷所思」。
一直與人民銀行鬥法的國際大鱷看在眼內,冒險或明或暗地沽空人民幣,押注的就是內地債務爆煲漸近。其實,中國債務問題存在違規,更為大鱷增添沽空藉口。沽空機構捉到公司痛腳質低股價,影響層面尚為可控。但若國家在債務問題上不清不楚,則可以是災難級別,希臘債務危機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數據造假可說是對經濟信用的摧毀,而信用正正是金融市場的基石之一,內地完善金融基建更顯刻不容緩。不過,改革牽涉甚廣,難一蹴而就,最快的切入點乃「亂世用重典」,對造假的管理層不但要加重處罰,還須承擔法律責任,而作為「幫兇」的會計師等中介,更須及早建立民事賠償制度,讓造假者付出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