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美聯儲局進一步實施貨幣政策正常化,投資者需要了解一個並不熟悉的名詞「自然利率」。這個名詞可以解開投資者長久以來的疑問:央行是如何判斷貨幣政策的鬆緊?它們依據甚麼來制訂政策利率水平?自然利率對強積金資產部署影響十分重要。
自然利率是指假設所有價格都具有充分的彈性,令總需求等於總供應時的利率水平,是一個理論上的利率。當央行設定利率高於自然利率的水平,貨幣政策就會阻礙增長,造成衰退和通縮。當中央銀行設定利率長期低於自然利率的時候,經濟就會逐漸過熱。未來通脹轉強會侵蝕消費者的購買力,同時容易造成資產泡沫。
儘管有多個理論去估計自然利率,但投資者和央行都不可能準確預期未來的自然利率。因此,最有用的辦法就是將其看作一個概念,了解它未來的趨勢和區間,而並非訂立一個數字,或者是古板的理論。
人口結構、勞動力生產率以及金融監管都會影響自然利率。在全球化時代,依賴外部需求亦會影響國內的自然利率。總體來講,自然利率是由多個因素所驅動。
美國的自然利率更趨向於下調而非上調。首先,人口老化和就業結構性問題,令美國需要透過低利率去刺激總需求。經濟更容易面臨低通脹而非高通脹的問題。其次,金融機構面臨「不能倒」的制約。政府為避免經濟步入衰退周期,承擔過多的政府債務。如果市場利率上升,政府則面臨還本付息的壓力。
根據美國聯儲局六月份的指引,長期利率的中位數為3.0%。目前,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2.2%,而五年期通脹打和率亦不足2%,顯著低於聯儲局的前瞻指引水平。這意味金融市場已經計入長期利率可能下跌的風險,即不相信自然利率可以達到3%。
短期而言,除非自然利率顯著下跌,投資者無法壓制自然利率下跌而獲利。相反,市場利率存在上行的風險,不利目前昂貴的債券資產。長期配置角度來講,自然利率下跌意味寬鬆的貨幣政策持續,有利股票資產的表現。儘管目前股票估值並不便宜,但是長期投資者仍可繼續超配。
御峰理財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