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後,聯儲局推出連串救市措施推動經濟,當中旨在推低債息、鼓勵資金流向高風險資產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量化寬鬆(QE)計劃,令當局資產負債表由十年前不足1萬億美元急飆至現時約4.4萬億美元,隨着當局計劃最快年底開始「縮表」,對債市以至股市的影響引發市場揣測。
美國經濟改善,當局已停止擴表超過三年,但一直把到期資產回籠資金再投資,以維持持倉規模,再投資的舉措有助維持長息低企。
如今,局方正就「縮表」策略邁向共識,五月份的會議紀錄顯示,幾乎所有官員同意為停止到期債券再投資預設一個金額,繼而容許資產負債表每月按這預設金額收縮,最初減幅應設在低水平,之後可逐季擴大減幅。
關於QE令債息下跌的原因,較多意見認為關鍵是「存貨」。由於國債非常安全及流動性高,是投資者想吸納的資產,故央行吸走市場「存貨」,基金經理便得爭奪剩下「存貨」,因而推低債息。因此,當央行減持債券,市場「存貨」會增加,推高債息。
當聯儲局開始「縮表」,逾半受訪經濟師估計十年期美債孳息將上升0.2個百分點或以下,約41%認為債息會升0.1個百分點或以下。
對聯儲局而言,若縮表導致債息上升,或減輕當局加息壓力。Hermes投資管理首席經濟師威廉斯推算,聯儲局沽出三分之一債券組合的影響,大約等同於加息2個百分點。債息上升,意味安全資產回報增加,變相令高風險資產變得「昂貴」,損害美股吸引力。
不過,有分析指出,由於經濟和金融市場改變,例如流通貨幣增加等,聯儲局資產負債表難以「返回原形」,較有可能是未來數年逐步縮至約2.5萬億美元,即仍較危機前大超過兩倍。持續地維持較大的資產負債表,意味聯儲局需要減持的債券數量較少,長息的上升壓力自然較低。
聯儲局預期今年稍後開始「縮表」,但九月份國會與白宮可能就發債上限和預算爆政治爭議,打亂當局計劃。有報道指,部分官員考慮將今年第三次加息時機押後至九月後,並提早最快九月開始縮表。
可以肯定的是,一三年聯儲局暗示減少買債引發的「縮減危機」會否重演令人憂慮。
不過,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早前派「定心丸」,指當年當局計劃減少買債,適逢市場對當局加息預期升溫,及其他央行可能收緊銀根,令影響加劇;反觀今天當局暗示當開始緩慢縮表時,可能暫時放慢加息,令縮表和加息預期分離,有助市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