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中國證監會減持新規及五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勝預期,五月最後一日,滬深兩市「衰家食尾胡」,滬綜指升0.23%,深成指升0.06%,深圳創業板指數升0.23%,但未能擺脫「五窮」魔咒,滬綜指全月累跌1.18%,連跌三個月;深成指及深圳創業板指數累挫3.61%及4.7%,分別連跌兩個月及三個月。
五月內地官方製造業PMI為51.2,按月持平,略高過預期的51,並為連續十個月企穩在50盛衰分界線之上。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稱,製造業保持平穩增長的發展態勢,主因包括市場供需均持續擴張,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按月升至50.7,國內外市場需求續改善。
此外,五月內地非製造業PMI為54.5,按月增0.5個百分點,按年則增1.4個百分點,當中整體商務活動指數為54.5,按月增0.5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指出,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的回升較為明顯,說明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動力繼續增強。
假期後滬綜指高開高走,最多漲1.07%,高見3,143點,全日升0.23%,收報3,117點。深成指及深圳創業板指數分別升0.06%及0.23%,收報9,864點及1,763點。
昨日滬深兩市成交約3,891億元(人民幣‧下同),滬股通淨流出13.32億元,深股通淨流出2.14億元。
對於中證監上周六發表有關規範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行為,以及完善上市公司股份減持制度,大行看法分歧。
瑞銀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發表報告指,五月以來部分A股遭股東「清倉式」減持,中證監新規或可解讀為維穩信號,緩解減持套現帶來的市場流動性壓力,對市場短期帶來正面反應。
瑞信則指,新規有望紓緩未來十二個月限售股解禁帶來的沽售壓力,而涉及相關解禁股份規模達6,290億元。惟該行補充,新規或令A股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及管理層失去刺激股價的動力,同時降低投資者對有關股份興趣,推動相關股份轉至香港市場配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