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論檀:直播行業風口面臨大洗牌?

殺入直播行業的映客是一個異類,直至賣身都沒有和「BAT」中的任何一家聯手。五月十日宣亞國際發布公告,將收購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不低於50%股權,主要交易方包括標的公司創始人股東、員工持股平台以及機構投資者,而蜜萊塢正是內地著名直播平台映客的主體。掙扎之後,映客最終還是走向了賣身。

資料顯示,映客在一五年四月獲得多米音樂500萬元(人民幣‧下同)天使融資;同年十一月獲得賽富亞洲基金、金沙江創投和紫輝創投A輪;同年十二月昆侖萬維領投8,000萬元A+輪融資。一六年九月,昆侖萬維將映客3%股權作價2.1億元出售,映客估值升至70億元成為獨角獸,出乎意料的是半年後就被迫賣身。

映客賣身凸顯問題

從用戶數量來看,根據Trustdata數據,花椒直播過去一年月活躍度同比增長1,194.2%;易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火山直播月活增長224.37%。VC和PE大佬們依舊看好直播,此前消息稱鬥魚完成新一輪10億元融資,微吼直播於四月宣布獲得2億元C輪融資。

營收層面的想像空間還是有的,YY作為老牌正規軍,其直播在一六年創收80億元,同比增39%;陌陌增加直播功能後,一六年收入接近40億元,淨利潤約10億元。各行各業也在擁抱直播,官媒開啟人民直播、央視與花椒共同直播3‧15晚會後台、「一帶一路」等專題。

映客是個小插曲,直接顯示了直播命門。直播本身不造血,後期融不到錢,前期又有巨額廣告投入,映客簡直是「要市場不要命」絕佳實踐者,賣身主因還是出現在自己身上。

流量缺乏,資金不足和策略失誤,是主要問題。映客在創始之初,依靠流量紅利、邀請明星與融資迅速擴張,但紅利期過去之後,其自身沒有大V、明星和各種網紅的後續支持,也沒有「BAT」大佬可以抱大腿,缺乏流量是必然的。

儘管映客與騰訊(00700)關係曖昧,但無奈騰訊與多個平台有聯繫,幾乎無法幫到映客。數據顯示,映客活躍用戶已連續三個月下滑,跌幅高達27%;反映搜索趨勢的百度指數更是暴跌70%,映客連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甚至有消息稱其刷榜,受到蘋果公司應用商店下架處罰。

投資人並不滿意,自一五年年底獲得A+輪融資之後,映客已很久沒有新資金進入,卻只能繼續燒錢,例如簽約BigBang演唱會、在央視奧運頻道、各大戶外LCD、電影院大肆投廣告。同時也降低了打賞收入,映客平台的主播打賞收比例為32%,並收取額外5%手續費,相比下,花椒主播可拿到70%,鬥魚主播能拿到40%。

有待確立盈利模式

買家宣亞國際是一家上市4A廣告公司,映客所推崇的全民直播胎死腹中。若併購完成,映客極可能淪為營銷工具,如此提前商業化還會面臨用戶大幅流失。

風口過後,投資人關注的是直播的商業模式、如何盈利及用戶留存。新浪微博數據中心發布的《一六年直播行業洞察報告》顯示,全國共產生逾200家直播平台,用戶規模3.25億,直播APP日活躍用戶達2,400萬。根據業界規則,收購後管理層甚至創始人都將被逐步清理出局。

宣亞國際擁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是面對大客戶的收費,未來宣亞可能將直播與其有往來的大客戶(汽車、金融和房地產等)直接聯繫到一起,推出更多與戶外、電視廣告等聯動的直播營銷,其實這也是映客此前設想的眾多盈利模式中的一種。

對早期的投資人,管理層和創始人來說,套現落袋為安,成功實現收益已非常好了,至於後續發展,那就交給接盤俠們吧。如果接盤成功,算是為映客這個標準的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教科書畫上一個暫時的句號。

獨立經濟評論家 葉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