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股於首兩個月累升約8%,恒指由年初低位升上兩萬四關口以上時,有不少財富管理客戶都有考慮沽出手上股票,以防出現回吐或大型調整。
對於在低位買入股票的投資者,這個決定可能比較容易;但對於有不少在兩年前高位買入股票的投資者,現時股市雖然已經反彈不少,不過若與他們的入市價比較,則仍有一大段距離,假若現時沽貨,只是止蝕而已。
我行於農曆新年後做了一個客戶持倉的檢討,看看有哪些股份是大部分客戶持倉的蟹貨,兼且距離成本價至少一至兩成的價位,然後提出建議。
例如上星期筆者在本欄提及石油相關股,應可中長線看好,但事實上,有不少客戶都持有三隻石油石化股,但卻仍然虧損約兩成左右,基本上股價如果不返回家鄉,都不想沽出,但亦不會現價增持去降低成本。
這些客戶可以考慮一種結構性產品,此產品連結一至三隻股票,有機會於一年後派發20至40%的派息,只要籃子裏表現最差的股份於一年之後不下跌,不管只是上升0.1%或10%,最終都可以收到上述的正回報。
如果表現最差的股份升逾派息額,更可於到期時直接收取股票的全部升幅;相反,若表現最差的股份於一年後下跌,就需要以現價接回表現最差的股份。
我行投資總監建議本已持有籃子裏股份的投資者,用現價換至這種結構產品,假若最壞的情況,亦只是損失期間的股息而已。
事實上,不時為客戶檢視資產組合並作出量身訂造的建議,就是我們財富管理服務的核心。
瑞銀財富管理執行董事 李靄欣(作者為金管局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