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之爭輸頭仗 催谷新板須周全

香港一直以擁有國際金融中心美譽自豪,但隨着國際形勢變化,守舊過時的市場規則,已未能適應快速崛起的科技企業。在悠悠眾口爭拗文化底下,要顧全香港股市競爭力及平衡股東利益殊不容易,但切忌為追逐短利,忽視股市長線發展可能引起的不良影響。

新加坡與香港號稱亞太區兩大交易所,近年為吸引科網企業上市而明爭暗鬥,早前新交所更移船就磡,率先正式就「同股不同權」展開諮詢;雖然港交所先輸聲勢,但亦急起直追,表示已認真草擬文件,以新板方案提交證監會審議,變陣迎接不同投票權架構(WVR)公司,催谷推行專為科企及初創企業而設的新板。

事實上,星港交易所齊齊轉軚,扭轉兩市向來奉行「一股一票」傳統,說到底又是錢作怪,一四年中國網絡巨頭阿里巴巴本來打算來港上市,可惜「同股不同權」關節上,與監管當局談不攏而拉倒,最終遠赴美國落戶,之後遇上文化差異,一直有水土不服問題,在美國股市鬧得不太愉快,是掀起港星對同股不同權態度一百八十度扭轉的誘因,並促使謀求修例博取重投懷抱,希望長遠能發揮磁吸作用,誘發其他在美國上市的跨國公司倣效,尤其是內地科網公司回流亞洲掛牌。

亞洲股市相對保守,中港兩地以至日本與新加坡,都沒有雙重股權結構上市的制度。對於企業文化以大佬集權、奉行多數服從少數的科創公司,大多選擇美國上市,今次新交所為錢途豁了出去,率先改動遊戲規則,香港確實處於被動位置,若不跟從迎戰,肯定遭對手搶頭啖湯,但要逆轉形勢亦不易,最怕所謂的新板,急就章下變出個像創業板般的三不像。

無疑,科技企業標榜新經濟、高增長的故事,可望吸引能夠承受高風險的逐浪者。不過,科企的行業周期變化迅速,營運風險高,失敗率超高的特質,是穩健投資者的大忌。今次港交所捲土重來,市傳與兩年前建議的最大分別,是加入投資者准入門檻,僅供符合條件的專業投資者及公司散戶參與新板股票交易。

從好的角度看,新板可將一些對股市風險、企業營運一知半解的散戶隔絕,保護了弱勢投資者。但另方面卻似是斬腳趾避沙蟲,無法平衡投資者結構過於單純、市場認受不足問題,而散戶投資高成長公司的機會更是被剝削。無可否認,港交所改以新板引資是折衷之法,更重要的是規章細節必須完善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