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國度:揀消費品股要睇鬥心

N年之前筆者見過一家內地公司,那位投資者關係的主管忽然有感而發,說公司實際上是一間物流公司,而並非品牌公司。

這位主管相當老實,絕對有道理,因為公司的銷售規模的確極大,分銷配送已經足以成為一條極之堅固的護城河,可是自此之後,自己再也沒有跟進這家公司的發展,事後亦證明沒有損失。

將公司定位成為物流公司,而不當作是品牌公司,代表公司將本身的產品,視作為與競爭對手同質化的商品,鬥物流鬥價錢而不是鬥品牌。

中國品牌不易培養

雖然並非完全無可為,但賺的只會是辛苦錢,未來增長空間十分有限,亦會受到宏觀經濟環境所牽制,而一旦被標籤成為周期性公司的話,估值就肯定只會是有限數,所以不是太好的長期投資對象。

內地人口龐大,商機無限,可是反而令到不少公司無辦法培養出品牌力,只是將重點放在價錢及方便之上。

不過,問題是電子商貿令到分銷網絡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品牌力若然不夠的話,就惟有在價錢上再加倍下工夫,做得更辛苦。

中國消費品股是自己今年睇好的主要板塊,壓抑了一段日子,而政策上期望會有利好轉變,但選股上並不算容易。中國人營運零售,始終有價錢及網絡行先的基因,有心建立品牌力的並不太多。要睇內在鬥心當然難,這一點卻頗為重要,在選股入市前應該要十分留神,股份表現差距可以相當遠。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