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針鋒相對 環球經濟遭殃

正當特朗普將於周五就職美國總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公開大力捍衞經濟全球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並強調不打貨幣戰,是回應狂人特朗普反全球化言論的中國政府最高層表態,其理性表述下,中港及日本股市昨均以升市報收。

本來,針對中美貿易的言論,一直只是特朗普唱獨腳戲,中國一直未有具分量的正面回應,所謂「一個銅錢不會響」,如今兩國領導人均公開發表針鋒相對的言論,下一步就要看雙方採取的實際行動。一旦狂人總統真的針對中國出招,中國也必然會還擊,屆時環球市場難免會有一番折騰,只怕最終落得「兩敗俱傷」,全民皆輸收場!

其實,中美貿易結構一直予人互助互補,非直接競爭的印象,中國主要向美國出口消費類別產品,而美國則向中國出口科技及資本類別產品,各取所需,和氣生財。在二○一五年,中國是美國三大貿易夥伴之一,從中國進口量達四千八百億美元,而出口中國量達一千一百六十億美元,兩國雙邊貿易量達五千九百六十億美元。為何特朗普當選,就將所有矛頭直指中國?

理解這個問題,得從美國內部出發。過去十年,美國應對金融危機,一而再、再而三擴大量寬,國家債務膨脹,經濟增長緩慢,國力大不如前。特朗普能勝出總統選舉,正是時下美國人對現狀不滿的反映,而為了回應選民的期望,特朗普高舉民族主義旗幟,針對中國不無原因。只是作為一個利字當頭的商人,特朗普沒理由不明白中美關係的利害,就職後的取態會否趨向理性,值得注視。

事實上,中美兩國的貿易數據說明,美國對中國的進口依賴比中國對美國的依賴要高,製造業本土化是否更具效益既存在疑問。一旦兩國交惡,中國可以向其他地區購買飛機和農產品,但美國資訊科技產品會損失中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屆時損人而利己的如意算盤打不響,損失最大的,也不一定是中國。

中美貿易存重大不明朗因素,令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為應對挑戰,中國在三年多前已經倡議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擴大「朋友圈」,以期能重塑世界經濟戰略版圖。兩強較量,歐洲和俄羅斯能否獨善其身,坐收漁人之利,不妨拭目以待。國際形勢風雲色變,風暴隨時到臨,無論是企業抑或投資者,只有作最壞的打算,做最佳的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