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論縱橫:滬強深弱格局料難改

十一月二十一日開通深港通的傳聞再一次落空了。不過,這仍然改變不了深港通臨近的事實。

畢竟一六年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考慮到聖誕節的因素,聖誕節前的周一或周末也就只有四個交易日,故深港通的推出,其實已進入倒計時階段。

深港通的推出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所以對深港通的臨近,投資者更關注行情的變化情況。

基於一四年滬港通推出之時,A股市場行情的良好表現,尤其是滬市之強勢表現,所以對深港通的臨近,內地投資者更期盼着深市行情也能有一個好的表現。縱然不能像一四年滬港通推出時一樣引發一輪牛市,也希望深市能夠帶領A股市場,走出一波有力的反彈行情。

國家隊頻護滬市盤

不過,從最近的行情來看,A股總體表現為滬強深弱的格局,好像即將開通的不是深港通而是滬港通似的。從前一段時間來說,出現這種走勢並不令人意外,一方面是由於國家隊的護盤作用,以證金公司為代表的國家隊,如今已基本從題材股上撤出,其倉位主要集中在以藍籌股為代表的權重股上,這就意味着國家隊的持倉主要集中在滬市。國家隊在滬市頻頻護盤,這就導致了滬市強於深市的表現。

另一方面是隨着美國大選結果的揭曉,「特朗普概念股」因此受到市場的炒作。

由於特朗普主張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主張減少對亞太地區的干預,這就為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發展騰出了空間,所以A股市場的海外工程概念股,以及一帶一路概念股受到市場的炒作。而這類股票以權重股為主,主要又集中在滬市,這也是導致滬市強於深市的重要原因。

深股估值欠吸引力

不過,畢竟深港通的推出已是迫在眉睫了,滬強深弱這種格局會否有所改變呢?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的存在,但市場的期望不宜太高。

一個很現實的原因是,深市的市盈率明顯高於香港股市的市盈率,以同時在深市與香港市場上市的十七隻A+H股為例,其A股股價全面高於H股股價,這就意味着深市對於香港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說,是缺少吸引力的。作為香港投資者,短期內很難到A股市場尤其是深市來當接盤俠。

所以,從短線來說,即使深港通題材兌現,參與A股市場炒作仍然還是國內市場的投資者。由於最近一個時期機構資金主要集中在一帶一路、海外工程等個股上,這就意味着即使是國內市場,也不會有太多的資金,參與到深港通概念股的炒作上來。

何況縱使近期A股市場總體表現是滬強深弱,但作為深港通題材股,前期也已受到市場的炒作,股價已處在一個較高位置上。因此,不排除深港通利好兌現後,深港通題材股出現短線下跌回吐的可能,投資者反倒需要提防這類股票短線的投資風險。

獨立財經評論員 皮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