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谷市有極限 內地信貸須慎控

國家領導人訪澳門時透露,內地經濟上季表現勝預期,有信心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可算是向市場派發一顆定心丸!不過,以信貸增長來催谷經濟,借力打力的做法始終有極限,衍生出信貸泡沫新風險,更須嚴肅應對,慎防自毁長城!

據悉,今年以來,特別是第三季度,內地經濟表現優於預期,民間投資止跌回穩,工業增速向好;九月份三十一個大城市的城鎮失業率已低於百分之五,是近年來的首次。回顧次季內地經濟增長未盡人意,第三季初廣泛地區出現水災,七月八月的經濟數據都未見太大起色,如今看來,倒是靠九月份回穩帶動季度表現。

中國十三億人口,要維持每年逾百分之六的經濟增速,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特別是歐美經濟增長緩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外部環境充滿挑戰。今年以來,中央致力來維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並在內部維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為疲弱的經濟給力,這一點與全球央行採取的策略基本一致。

可是,季度經濟增長景氣改善的同時,伴隨着房地產市場炒風再現,八月份七十大城市有逾九成的房價錄得上升,某程度與部分新增信貸流入房地產市場炒作有關。去年內地A股經歷大時代一役,正好說明新增信貸流入股市暴炒的後果是何等災難性的;若然眼前的房地產信貸過熱控制不好,後果同樣令人不敢想像!

誠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指出,中國的信貸快速增長,影子銀行產品擴張,給金融穩定帶來新的風險;而國際清算銀行早前發表的季度評估亦警告,中國的信貸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差值達三十點一,遠高於視為危險信號的十個百分點,美國在○八年金融海嘯前一年,該差值正正超過了十個百分點。可見,外界對中國信貸風險的憂慮,實非無中生有。

對於外界的質疑,中央還算是務實,強調中國債務風險總體可控的同時,亦承認現存問題是債務結構不太均衡,這與中國市場發展未成熟,以及內部經濟存在結構性問題有一定關係。

在十一假期間,內地二十多個城市相繼推出調控樓市措施,在限貸之下新盤銷售量大降,相信針對管控房地產信貸風險的措施將陸續有來,畢竟政府有責任在信貸增長與經濟增長之間取得平衡,面對風險上升須及時作出調節,否則一旦外圍危機再現,內部信貸泡沫隨時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