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斬件」27億賣產

中國恒大(03333)昨宣布出售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業務全部股權予內地五間企業,總代價27億元(人民幣‧下同),出售為專注房地產及其他相關業務。有內房分析師為恒大出售資產拆局,估計恒大在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業務損手近百億元,最終逼住止蝕離場,但預期出售業務不會構成重大利好因素。

曾申分拆上市 最終放棄

恒大一三年開始經營恒大冰泉礦泉水業務,曾揚言要將其做大、分拆上市,可惜「雷聲大、雨點小」,去年公司曾申請將礦泉水業務在內地新三板上市,惟去年九月宣布終止申請,指希望先將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合併,相隔一年,恒大最終決定放手。

出售背後的原因,在恒大的業績報告上也許能找出些許端倪,恒大截至今年六月底止中期業績顯示,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合稱快速消費品業務)與酒店營運、金融業務、互聯網業務、保健業務等歸屬「其他業務」部分,期內其他業務收入約28.09億元,惟虧損10.27億元。

交銀國際中國房地產研究助理副總裁謝騏聰稱,根據恒騰網絡(00136)及恒大健康產業(00708)的中期報告,恒騰期內虧損僅68.6萬港元,恒大健康則賺1,195.2萬港元,因此有理由相信快速消費品業務為該板塊「失血」主因。

券商料損手近百億元

內地媒體曾引述數據指,恒大在快速消費品及健康產業已累計投入逾60億元,而是次出售業務通告列明,至今年八月底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業務淨負債約33億元,謝騏聰指,按此推算,恒大過去幾年在快速消費品業務中損手近百億元。

但即使恒大止蝕,亦未必能令券商回心轉意長遠看好公司發展,謝騏聰質疑:「公司唔搞(消費品),專注地產、金融板塊,但地產業務係咪真係有錢賺?」他指,上半年恒大純利約20.17億元,但將財務報表抽絲剝繭,會發現期內投資物業公平值收益就已佔32.83億元,若扣除物業估值部分,「公司其實係無錢賺」。再細看期內物業投資分部收入僅錄2.58億元,佔總投資物業資產不足0.3%,反映其租金收入回報極低。

再者,是次出售業務除稅前收益只有約57億元,他認為對負債逾8,000億元的恒大而言影響輕微,負債比率不會出現重大改善,相信評級機構不會因此調整其信貸評級,利好因素有待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