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不良貸惡化 中央亂投藥堪憂

最新出爐的內地次季經濟增長百分之六點七與首季持平,似穩未穩,可是銀行壞帳問題卻仍嚴峻,並有惡化的苗頭。如今環球經濟環境複雜多變,資本市場風高浪急,銀行如何防範風險確是費煞思量。

中銀監日前公布,截至六月底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由今年第一季的百分之一點七五擴至百分之一點八一,不良貸款規模則創十一年新高。不良貸款率不降反升,顯見企業經營環境未改善,尤其身處產能過剩產業的更是舉步維艱,加上經濟仍處收縮期,企業還款可謂百上加斤。

隨着不良貸款持續上升,內銀健康狀況備受關注。業界雖普遍表示樂觀,主因官方數據顯示資本和撥備仍較充足。事實上,最新數據公布,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損失準備金三點四七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六點一,撥備覆蓋率保持在百分之一百六十一點三的較高水平;主要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百分之十三點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百分之十點七,同比上升○點四個百分點。

然而,不少海外機構對此卻嗤之以鼻,直指內銀不良貸款額水平遠高於官方公布數據。一來主要對數據是否準確存疑;二來歐美對壞帳界定與內地有所不同。內地部分逾期超過九十天的貸款並未納入壞帳範圍,而是劃入「關注類」貸款。事實上,有心做淡人民幣的外資大鱷常藉此大做文章,反覆警告內銀壞帳爆煲危機。

其實,面對日益嚴重的債務問題,中央亦已想方設法拆彈。除了循傳統途徑,把不良貸款出售,轉移風險外,近年亦嘗試讓銀行把債權變股權、以及把不良信貸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手段來化解,然而卻可能會弄巧反拙,增加系統性風險。

表面上,「債轉股」可令到銀行減少帳面損失,及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但卻會導致各種利益體盤根錯節,以致投鼠忌器。日本迷失逾二十年,部分就是源於各個大機構和銀行互相持股,而不敢放手讓其破產、白白浪廢寶貴的信貸資源所致。而不良信貸資產證券化,則需要完善的評級體系、及成熟市場機制才能發揮功效,否則容易造成風險錯配埋下計時炸彈。

多年來,中國當局慣性通過減息降準等手段來打救經濟,造成債務問題積重難返。如今,不良貸款率持續上升,升幅雖溫和但前景殊不樂觀,身為百業之母的銀行更須加強風險管控,做好增資,以應對各種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