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完成的一個電視訪問,會於星期日播出,主題是中港樓市的過熱和調控。節目一開始,主持人就訪問了一位地產發展商老闆,問他為何選擇於目前推出已惜售多年的一個位於九龍區的「新盤」。他的回應是:「賣得就賣啦,個市都okay的!」
說實話,我是對該樓盤虎視眈眈的其中一員。我的代理不知道我是財演,她還對我說:「要買就趁手喇譚生,新盤就好像200元的港交所(00388)股票一樣,不買就上300元了,你記得嗎?」
我暗笑,然後裝着認同。她明知道我是「運吉」,但她依然鍥而不捨。後來,她多次發訊息過來,說第二輪和第三輪的新盤都提價了(潛台詞是:「係咪呢?係咪呢?話咗你啦!」)。
我淡淡然的回覆了她一句:「恭喜你呢!」我可是真心的,因為於整件事裏頭,最值得恭喜的就是她。
該樓盤於兩輪推出的單位數目都是逾60伙。所謂「提價1%」,不過是把每呎近2萬元的標價打個75折或74折的分別吧!傳媒紛紛報道「不少準買家及地產代理於售樓處大排長龍」、「超額登記超過廿多倍」等消息,使人心特別沸騰。
究竟售出的逾百伙,佔一手和二手的總體市道有幾多個百分點?單憑這百多伙的「提價1%」就說「港樓跌定」,到底是一個怎樣的sampling(抽樣)?
本港經濟持續惡化的趨勢已經愈見明顯,餐飲、零售和旅遊的市道每況愈下。我不是望人家掉了飯碗,我只是憑分析來判斷樓價還有排要跌。今日,我立帖為證,一年之後樓價不跌反升的話,我會拿這一篇文章恥笑自己的。
富昌金融研究部總監 譚朗蔚(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