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五一」長假期,中港兩地零售銷售可謂同病相憐,遊客看似有增長,市面人氣轉暖,但卻是旺丁未旺財,消費始終積弱不振,財金當局一廂情願想打經濟翻身仗談何容易!
中國經濟感冒,香港難免要打噴嚏,去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到廿五年來最慢,僅百分之六點九,本地零售業早已感受寒意,今年「五一」假期也是含金量大跌,內地客估計增一成,但業界反抱怨高檔貨品「齋睇不買」,「櫥窗Shopping」居多,能保持去年銷售額已是萬幸!一眾冀靠「五一」為上半年弱勢翻本的願望無疑落空。
展望下半年,環球經濟不明朗因素更多,面對中港經濟寒風,大家最好做足禦寒的心理準備。
香港沙士後開放個人遊,經濟依賴內地客南來消費,早是不爭事實,現今中國經濟滑坡,惡果立見。況且中國反貪腐未息,去年股市又大跌,經濟未見起色,都對香港消費構成打擊,名店頻頻減舖收縮已可見一二,只怕在經濟沉淪的大氣候中,遠遠都未見黑暗盡頭。
當前全球經濟低迷,中國主要貿易夥伴,美、歐、日及東盟各有難題,消費不興,有世界工廠美譽的中國,出口經濟頓時失速。近一年多,中央政府及人行振興板斧盡出,只是成效不彰,僅以延長調整周期,換取避過硬着陸的出現。
據剛公布的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四月跌至四十九點四,已是連續十四個月低於五十,意味製造業仍陷緊縮狀態,而統計對象以國企及大型企業為主的官方數據,四月亦僅企在五十點一,擴張動力似有若無。若細分數字,剔除去年中央推動高槓桿及房地產投資帶動的水分,企業補庫存的意欲仍低下,經濟深層次結構根本未見明顯好轉,經濟依然未脫離下行漩渦。
雖然國基會(IMF)昨發表的亞太經濟展望,分別輕微調高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至百分之六點五及六點二,倘單看數字,與全球幾近停頓的經濟增長速率比較,確是異常亮麗,但不要忘記,首季內銀新增貸款破紀錄,廣義貨幣供應增長達百分之十三點四,較全年經濟增長速度預測高近倍,印鈔與經濟增長比例近年有拓闊趨勢,意味靠發鈔催谷經濟,效率有遞減趨勢,經濟增長進一步貨幣化。相反,政府產業提升,結構轉型承諾似成空談,以信貸泡沫去支撐殘局,也不過是豪賭,一旦爆煲,後果更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