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豬肉價格大升,讓不少內地消費者吃不消。豬肉價格的波動,的確影響了民生,而且也影響了投資市場的部署。
參考國家農業部在四月十八日發布的《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二○一六至二○二○年)》數據,自○四年後,內地生豬價格經歷了三次明顯的波動。而目前內地豬肉上漲有多瘋狂?筆者就以北京新發地市場價格為例,參考該地最新一周的監測報告顯示的數據,便可略知一二。
今年四月十五日,相關市場白條豬(附註:白條豬是指去除內臟、頭腳等部位後沒有經過其他任何加工的豬肉部位)的批發平均價是12.1元(人民幣‧下同)/斤:與四月八日持平;比三月十五日的11.43元/斤上漲約6%;比去年四月十五日的7.88元/斤上漲約54%。
在四月九至十五日的一周中,內地白條豬批發的平均價,持續保持在高位。不過,若仔細觀察數據,筆者發現內地白條豬的日均上市量今年同比銳減近三成。無可否認,內地毛豬(附註:毛豬同生豬,對未宰殺的除種豬以外的家豬統稱)數量亦出現下降。
原則上,白條豬上市量的下降幅度,應該與毛豬產能下降幅度接近。但是,數據顯示白條豬日均上市量下降的幅度遠遠超過毛豬產能下降的幅度。
這暗示了毛豬沒有變成白條豬,而是繼續被養殖在豬場,看來豬農惜售加劇了供應短缺的程度,顯示了養豬企業對豬肉價格後市具有信心。筆者估計豬價的高位將在七至八月份出現,若原料價格下跌,生豬養殖的單位盈利提升空間將會更大。
未來如何規劃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樣是投資市場關注的重點。在內地居民家庭肉類消費結構中,豬肉仍佔相當大的比重。不過,肉類消費趨勢在城鄉之間出現了分歧,當中在農村,肉類消費與收入成正比,故此農村城鎮化以及收入的增長將會是豬肉消費的推動力。不過,內地城鎮化率增長速度已經開始放緩,整體豬肉消費的增長動力或將不足,市場供需必須透過政策規劃來平衡。
無可否認,內地生豬產業發展面臨兩大核心問題,產業效率低,以及食品安全問題。內地規模以下生豬養殖場數量佔全國生豬供應約一半,養殖主體規模既小且散。而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數量僅佔35%左右,屠宰加工集中度低,這也衍生出衆多問題。
生豬產業的現代化發展,必須有資金、人才、技術、產業上下游融合的配合,此外,安全監管亦需要加強。筆者認為,內地生豬養殖業發展的根本乃成本控制及核心競爭力提升。
這次內地豬肉價格上漲,為內地豬肉相關產業帶來了投資的機遇,亦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轉型的黃金期,豬肉概念還是有市場的。
資深投資銀行家暨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