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玩家視野:內銀股便宜莫貪

內地有意試行以股代債解決內銀壞帳問題。銀行壞帳以股代債在歐美有出現過,並非中國自創,但在歐美是個別例子,中國則是政策性措施,一個本應從純商業性行為變成負起國家任務。

內銀早年為完成國家放鬆銀根任務,積極放貸,即使對業績欠佳的企業亦從不手軟,之後借出的錢收不了,就索性以債換股,目前內地有意將首批債轉股額度定為1萬億元人民幣,受惠公司主要是國企,這批貸款主要是問題或關注貸款,並未計算20,000多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內地不希望問題貸款變成不良貸款。

以股代債 後患無窮

有別於西方,內銀不良貸款問題上,政府是債權人,又是債務人(因政府同時是內銀及國企的大股東),故中央不會以回報先行,反而平穩過渡,穩住經濟及就業才是其主要考慮,作為內銀小股東,又是否有義務支持國家,這已不再是經濟學問題,而是道德問題。舉例,當華榮能源完成以股代債後,中行會是華榮大股東,當華榮需再融資時,中行取態是應站在哪一方,不要以為中行取態只要持平客觀就可解決這個道德問題,作為中行小股東,當然希望中行管理層為股東爭取最大利益及最低風險,持平客觀根本不在考慮之列。

據悉,債轉股規模將擴至1萬億元人民幣,即表示內銀可免除增加1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危機,代價是內銀一級資本會受壓,目前內銀一級資本水平保持11至13%內,壞帳撥備準備180%,只要前者未跌穿8%,後者保持150%以上,內銀仍算健康,但內銀、國企及政府間隱藏多少問題債,根本算不準,股市有個特點:一切疑點從壞處發酵,即使內銀市帳率跌至0.6至0.7倍之間的超低水平,仍要以6至7厘高息留住小股東。

銀行業是一門難以看清的行業,作為長線投資,除要看派息,亦要看公司管治心態,當一間企業營運目標不再是利字當頭,而是有國家任務時,我們要想想,是否有為國家服務的準備。銀行是百業之母,我曾以為任何行業賺大錢都有銀行份,但原來百業之母真正意思是母親幫敗家仔埋單,對於內銀股,我奉勸各位,便宜莫貪,息字頭上一把大關刀。

微子

由任職國際大行到創業揸莊,經歷無數金融巨浪,以識見捕捉趨勢,博高Fund,也要有Fun。

作者: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