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愈來愈熱衷網購,然而經過多年發展,香港網購市場規模仍「發唔大」,有商家直指,香港網購消費只佔整體零售市場的3%。面對劇烈的競爭,網購行業陷入苦戰,惟有各師各法求變招冀望突圍。
經營OK便利店及聖安娜餅屋的利亞零售(00831),旗下網購平台「指點」(Fingershopping)於一三年成立並運作,在香港提供超過300間便利店到店取貨服務。
Fingershopping高級電子商貿經理陳玉茹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雖公司與其他網店一樣,面對物流開支高昂的壓力,但擁有實體店的配合在節省成本上有優勢。期望Fingershopping明年可達收支平衡,惟今年估計仍維持蝕1,000萬元水平。
面對同業競爭,公司除了加強網上宣傳力度,亦會繼續尋求與姊妹公司及其他企業的合作機會,例如去年公司已與ZALORA、食肆搜尋網站Openrice、音樂串流服務商KKBOX等大型線上平台合作推廣。
網上時裝店ZALORA香港營運總監Luca Barberis亦稱,公司早前與香港連鎖便利店7-11及OK合作,顧客貨品可於指定便利店收貨。為突圍,Luca Barberis指若有租金和地點合適,將考慮再於香港開設限定店,加強顧客對品牌的認知度及消費體驗。
運輸成本外,貨品包裝涉及的人力開支高企同樣耗費商家不少「彈藥」。CEC 國際(00759)旗下759阿信屋網上業務負責人李梓琪指出,今年或投資六位數字於網店業務發展。目前公司電商平台主打銷售寵物用品,未來將針對該等產品的種類和貨源開拓,亦會發掘如何與公司實體商舖增強協同效應。
至於三至四年前開始涉足電商市場的一田百貨,其市務部總經理謝素嫻坦言,現時一田網店佔整體營業額比例屬「微不足道」,但公司未來仍希望以網購為公司發展的大方向之一。「下一步會考慮增聘相關人手及豐富網店產品種類,亦不會把一田的網店僅定位為宣傳工具,而是有盈利能力的一盤生意。」
對於本地網購行業未來前景,從事電商行業逾十年、現職香港時裝網店董事的黎文表示,見證香港網購由零到現時規模。以各行業參與性而言,黎文認為,雖然購買方已可隨時投入消費,但商戶端卻未準備好,不少本地購物網站不夠User Friendly(方便用家)。
興業僑豐研究分析部助理副總裁袁肇鋒認為,雖然不少消費者會上網瀏覽商品及格價是大勢所趨,但香港環境因素難以令本地網購業短期內迅速發展成熟,並指不少本地零售商主要於網上平台加強宣傳及傾銷滯銷貨品,其實際盈利能力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