瑋論:去產能說易做難

內地兩會分別於三月三日及五日開幕,三農及醫療等議題幾乎每年均被提及,資金亦提前部署相關領域。據調研機構WIND統計,過去十六年間兩會召開前一個月農林牧漁板塊表現最好,平均升幅達8至10%,醫藥生物板塊升幅達6至8%。

除了每年必定提及的話題有資金追捧外,每年兩會均有新亮點引來市場關注,今年最大亮點為供給側改革。今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及地方兩會舉行期間供給側改革被列為重要任務之一,例如山東省政府更把它放在工作安排第一位,提出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玻璃及船舶等行業去過剩產能任務。

執行多年成效不彰

供給側改革概念拉動下,兩會期間相關行業龍頭股份將引來資金追捧,但去庫存及去產能作為長期抗爭,短線難以看出成果。

事實上,淘汰落後產能已倡議及執行多年,但成效並不顯著,每逢價格稍微回穩,各企業均按捺不住增加產能,隨着供應增加價格再次回落造成惡性循環。另外,納入供給側改革行業幾乎全是需求走下坡行業,需求降幅大於供應降幅環境下,企業業績亦難以扭轉。

輝立証券董事 黃瑋傑(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