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走出去 五年料7.8萬億

中國經濟放緩及人民幣貶值似乎無阻中資企業「走出去」大趨勢。有別於八十年代日企於海外併購,中資公司海外併購目的是取得先進技術和品牌,及確保能源及糧食供應為主,但中國威脅論在西方國家高唱入雲,令併購難度大增,收購後也要面對「水土不服」的挑戰。

今年迄今,中資企業海外併購金額已達750億美元(約5,850億港元),按年升十倍,相當去年全年總和的六成,勢連續三年破頂,當中中化集團豪擲430億美元收購以瑞士為基地的農業巨企Syngenta,中化去年已動用90億美元收購意大利輪胎製造商Pirelli,另青島海爾成功以54億美元奪得通用電氣(GE)的家電業務等。

舉債融資憂增風險
據安永發表的報告,一五年德國為中國對歐洲投資頭號目標,中資集團共購36家企業;英國及法國分別位列第二及第三。

隨着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亞投行正式開業,以及「一帶一路」的國策落實,中國政府早前估計未來五年海外併購金額將高達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

凱基證券分析員指,現時內企到海外執平貨特別是中國股、樓出現泡沫,在欠缺投資機會下,政府也鼓勵企業「走出去」,有助人民幣國際化。

但中資企業海外收購過程中交了不少「學費」。中鋁(02600)○八年斥資143億美元入股澳洲礦業巨企力拓12%股權後遇金融海嘯,中海油(00883)一二年以六成溢價收購加拿大油商Nexen後,油價便起跌浪。

此外,不少大型收購透過大量舉債融資,令外界憂慮風險過大。當中,中化的總負債在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為9.5倍,被評級機構標普列為高槓桿類別。

政治因素屢遇障礙

經濟研究機構Rhodium Group指,中國大部分海外收購都在近三至五年內進行,大型投資併購需時數年才能消化,評估表現言之尚早,亦不要預期可取長期平均回報。

中資企業外闖短期的最大難關似是政治阻撓。澳洲去年十一月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出售當地最大牧場予中資參與的財團。

中資企業最近大舉收購科企也觸動美國政府的神經,擔心取得敏感技術,多宗交易因為受到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調查而觸礁。其中,飛利浦一月取消出售照明系統業務予中國企業。

儲存硬碟機生產商Western Digital上周終止中方斥38億美元入股15%的計劃。因胎死腹中的個案漸多,很多被收購的企業加入「分手費」條款,以補償交易終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