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回落不僅影響港銀資產質素,更可能累及資本水平。信貸評級機構惠譽指出,物業重估收益是港銀的資本來源之一,樓價下跌將觸發顯著危機蔓延的風險。有分析指,中銀(02388)在樓市跌浪中會最受影響,該行計入資本的物業重估累計收益高達220.04億元,佔總資本高達13.42%。
香港銀行業實力與樓價關係密不可分,有12%的貸款屬於直接地產行業風險。惠譽報告指,商廈貸款的企業往往與中國有關,風險更高,而港銀過去倚賴旗下物業的價值重估收益以支持資本水平,在樓價下跌時更會成為顯著危機蔓延的風險。
重估收益佔資本逾13%
根據香港大型銀行或上市銀行的資本數據,物業價值重估收益佔資本比例最高的是中銀,達13.42%,而滙豐的相關收益總額則稱冠全行,高達260.79億元,由於該行規模明顯更大,所以相關收益佔資本比例為5.56%,僅次於中銀及恒生(00011)。
有銀行業分析師表示,中銀在樓市下跌時,資本受影響會較其他港銀更顯著,惟物業重估的收益不會計入普通股權一級資本,僅計入二級資本類,所以不會因此出現股權融資壓力,但如果該行要保持總資本水平,或需透過發行票據或債券等形式集資,提高二級資本。
事實上,金管局早着先機加強港銀實力,當局早於一三年實施《巴塞爾協定三》時,以香港樓價異常波動為理由,堅持落實較國際更嚴格的標準,要求港銀的物業重估收益只能計入二級資本,而且要作出55%扣減(即是只計入收益的45%),以免銀行因樓價飆升而誇大普通股權一級資本,一旦樓市急跌便會面對集資壓力。
近年出售物業的銀行則成大贏家,不僅將物業在高位套現,全數轉換成普通股權一級資本,並無須再受扣減之苦。例子包括星展香港於一五年成功出售多個商業物業套現逾4億元,永亨獲華僑銀行入主前亦以15億元出售全幢永亨金融中心,而創興銀行(01111)獲越秀集團入主後,亦以22.3億元將創興銀行中心出售予前東家創興集團,惟隨即將實現收益以特別息派予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