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0388)早前公布新三年規劃,拋出多項大計(見表),包括尤為矚目的第三板及新股通,擁有LME的港交所也準備在商品業務大展拳腳,除增加新產品,亦擬推中港商品通。但觀乎過去不少規劃構思遲遲難以落實或成效不佳,外界對新規劃既期待亦疑惑,第三板及商品通能否在內地多元化發展下突圍而出。
本港創業板在九九年科網熱潮中成立,肩負扶持新興行業的重任,但隨着科網熱爆破,創業板表現乏善足陳,如今更被視轉回主板上市的踏腳石,早前亦被抨擊淪為「啤殼工場」。
港交所在新三年規劃中提出研設第三板,有意重建一個專注新興行業的上市平台,但面對內地多層次市場發展的挑戰,市場人士認為突圍不易。
證券業協會主席繆英源對成立第三板不表樂觀,指雖然未知准入門檻,但創業板的不成功前車可鑑,加上上市公司質量一般,只被視為主板的踏腳石,既不像納斯達克自成一國,亦不像內地中小板及創業板作為深圳市場專項公司上市渠道而交投活躍。
他估計,第三板將專注高增長及創業公司,除三、四線股份需求問題,一旦出事,或影響本港金融市場的國際聲譽。鑑於第三板公司屬高風險類別,他建議僅容許專業投資者參與較為安全。
輝立基金經理李國璇表示,相信專門投資創新科技公司的基金,對第三板會較有興趣,但本港缺乏這類企業,外資基金也有納斯達克等其他市場選擇,本港設立第三板的優勢不明顯。
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本港研設第三板前,可先做好創業板,吸引創新科技企業上市。對於第三板的建議,他認為除了幫助創新企業集資,也要顧及對投資者利益保障。
對於港交所的商品業務規劃,亞達盟環球期貨副總裁潘志偉認為,本港在硬件上缺乏條件發展成為商品交易中心,因為缺乏交割倉庫及所需土地。他指,成功的商品市場應提供實貨交割機制,如果只有現金結算的話,難以吸引商業客戶參與。
潘志偉指出,港交所研究設立中港「商品通」,讓外資可通過本港參與內地商品市場交易。但潘志偉指,去年內地股災,政策部門隨意改動規則,例如期貨限倉等,嚴重打擊海外投資者信心,對此本港作為中介人缺乏主動權。他指,股票是本港最大交易品種,但滬港通也未見特別成功,商品通若要成功相信更需要政策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