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妄推改革累A股

去年A股暴漲暴跌,震盪異常。去年上半年,A股演出股市史上驚人的場面。一天成交量比以往一年還多,千股漲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這些現象用甚麼傳統思維、任何理論模式都無法分析及看清。市場連發生甚麼事都不知道,更談不上對未來股市的預測。

政府對市場欠掌握

去年的A股先是「瘋牛」,然後即變成「大熊」,可謂冰火兩重天。滬綜指全年升9.41%,最高位為5,178點,但到達這頂峰後即狂瀉如秋風掃落葉,滬綜指在兩個月內暴跌至2,850點,提前步入寒冬。

不過,A股經幾個月官方力撐,滬綜指重新站在3,539點上。深成指全年表現凸出,大升15%,領跑全球股市,報收12,664點。

經幾個月修整,A股開始自我修復,內地政府的如意算盤是希望股市繼續發展與繁榮,來擔當經濟增長之重任,一直在A股注入新元素,如註冊制、熔斷機制及深港通宏願等,故今年對內地股市來說是一個改革年,並以此帶來新希望。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今年內地股市一月四日開市,新交易制度——熔斷機制實施,卻把內地股市投資者殺個措手不及。新的交易制度引發內地股市暴跌,再引發全球股市巨震。一月五日,政府不得不再次出手托市,讓市場穩定。現在問題是,為何新的交易制度推出,投資者反應如此強烈,對市場造成如此大的震盪?

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政府對市場掌握不足,急於推出更多改革推進市場化,股市改革制度準備不足。無論是「十三五」規劃,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明確表示要大力推進內地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改革,以改變內地不合理的金融市場結構,增加企業融資管道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以降低整個社會債務槓桿比重等。

為實現該規劃,今年政府將強力推進註冊制改革、籌建戰略新興板、重啟IPO、助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等。這些改革都會在今年陸續推出。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注入各種政策性因素,讓更多企業到資本市場上市。

推註冊制尤須謹慎

全面推進市場化改革,沒有多少錯,這是內地股市發展與繁榮的必由之路。惟政府對市場化改革,要有良好的制度準備,要考慮市場有沒有這種承受能力、市場成熟程度如何、甚麼時候實施的風險最小,政府如何與市場溝通等問題。若這些問題沒有考慮清楚,急推市場化改革的風險不可小覷。

比如說,內地股市啟動註冊制改革,不僅全面改變現有發行制度,調整現在利益關係,也讓投資者理念、行為方式、市場運作模式、交易操作手法及監管者理念發生較大變化。在註冊制下,由於沒有政府對上市公司的信用隱性擔保,上市公司及投資者都得把其收益及成本歸自己,對其行為負責。這樣將令市場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以往股市發行審核制不是這樣,由於股市信用是由政府全面隱性擔保,這不僅造成政府對市場參與和干預過多,資源無法有效配置,也會造成當事人把收益歸自己,把成本和風險轉移他人或社會,這必然令股市盛行投機炒作。內地股市不僅是一個賭場,且是一個沒有規則的賭場,股市要走向成熟之路根本不可能。去年內地股市的足迹,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僅是發達市場註冊制所展現出來的功能。它必須建立在市場化的信用基礎、對政府與市場的權力邊界嚴格界定清楚、有一套嚴格的法律與司法制度來保證等制度基礎上,但內地股市基礎性制度與之還差很遠。

熔斷亂市教訓深刻

若沒有基礎性制度作為前提條件,註冊制能順利運行嗎?若註冊制仍是水土不服,同樣面臨巨大風險。內地股市發行制度走向註冊制,需要在制度上準備更多及與市場溝通更多,然後逐漸推進。只有這樣才能把市場化改革風險降到最低。內地對此準備好了嗎?一月四日及七日股市交易制度熔斷機制所產生的問題,應是今年A股市場化改革的最大教訓。

今年A股的市場化改革,需要在基礎制度上準備更多,需要更了解市場承擔能力,需要政府與市場溝通更多等,這才能把市場化改革的風險降到最低。

易憲容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作者:易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