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退休保障、醫療保險、競爭條例、樓市辣招等多項公共政策在香港社會中引起不少回響。今天不打算逐一討論,而是從另一角度思考甚麼由政府提供是合理的。
假如由香港政府提供的公園休憩設施從明天起改由私人經營,可行嗎?大部分人的疑問是所需資金如何籌集,是人人攤分嗎?但總有人希望少付點,甚至是一分錢也不付。
若每人都有這種投機念頭,最後就甚麼錢也籌集不了。另外,或者讓一個人出資營運(錢從何來就解決了),再向使用者收費。這樣安排則需要把公園休憩設施「封閉」,將沒付費的人拒諸門外,這並非沒可能,但其成本可能高得沒人願意當這老闆。
像公園休憩設施能讓多人一起共用,又難以拒絕沒付費者的設施或服務,無論是通過私人協商或市場(收費)都不容易有效率地提供。經濟學的立場是當私人和市場做得不好時,就有了理由讓政府去幫助,如政府能做得更有效率,由政府提供這些設施和服務就是合理的。
不過,政府非萬能,也面對資訊和財政資源的限制。私人協商或市場做不好的政府亦不一定會做得好。
制訂任何政策都需要多方面的資訊,雖然政府比個人更具優勢去獲取所需資訊,但亦不是想要甚麼就能有甚麼。如執行競爭條例時,如何釐定反競爭行為和相關懲罰大小就需要多種資訊,當資訊不足時政府也是無能為力的,勉強為之難免錯漏百出,更有可能愈幫愈忙。
政府做事需要花錢,雖擁有「收稅」的權力,但入不敷支仍會讓國家或城市破產,任何建議不慎重地考慮政府財政狀況都是不負責任的。
較少人注意的是,稅收是有經濟代價,試想購物時要付銷售稅,你是否會少買點?要付入息稅時會否影響你的工作意欲?稅收會壓抑經濟活動,令社會資源運用的效率出現損失,稅率愈高,損失愈大。換句話說,由政府提供雖能解決錢從何來的問題,但代價是經濟效率減低。
此外,稅收或多或少有「再分配」的成分。政府提供的設施和服務基本上是提供給所有人,一些社會福利專案則只向基層分派,故可以說多付稅的人補貼了其他人。如果補貼範圍太廣和數額太大,會令社會失去創造財富的動力,幾十年前內地的「大鑊飯」和一些西方國家的福利主義經驗,已清楚說明這會妨礙經濟發展。
財政資源的限制亦說明政府要選擇最符合「公眾利益」的事去做。不過,社會裏各人想要的可能大為不同,甚麼是最符合「公眾利益」呢?例如退休保障是否給全部市民或只給較低收入人士,就有不同意見。有時一個人所想要的,跟自己價值觀有很大關係,難用客觀標準衡量和比較。
理性討論公共政策對香港未來十分重要。就算願景有多好,亦必須把政府所面對的限制一併考慮,對公眾利益的判斷亦需要持平。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商學教育助理教授,自小喜歡經濟,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曾在美國亞特蘭大和北京「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擔任稅務顧問,並曾在香港任職分析員。
作者:蕭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