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與中海兩大航運集團落實矚目重組,系內上市公司通過資產置換,各自重新定位業務,分工更為清晰。然而,市場對各股份重組後的業務前景反應不一,中國遠洋(01919)及中海集運(02866)復牌後最多跌逾三成,中遠太平洋(01199)亦一度跌近兩成,市值最細的中海發展(01138)反而最有運行,股價曾升逾一成。
中遠系股價幾近全線受挫,中國遠洋及中遠太平洋分別收跌27.93%及17.32%,同系的中遠國際(00517)亦跌8.65%,連同中海集運收跌26.36%,共計市值單日蒸發逾123億元。中海發展逆市收升8.19%。
重組後的中國遠洋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集裝箱航運企業,不少大行都認同其出售乾散貨運輸業務及擴充集裝箱運輸業務所帶來的規模效益,惟集裝箱運輸行業前景仍面對挑戰。瑞銀指,中國遠洋要回復可持續性盈利需更多內部重組,料要到二○一七年之後才能體現這些協同效益。
美銀美林認為,中國遠洋雖雄霸內地集裝箱航運業,但規模仍只及行業全球「一哥」馬士基的一半,不足以左右行業大局。另外由於中國遠洋及中海集運原分屬不同航運聯盟,這次合併料瓦解聯盟關係,推動新一輪的行業併購。
至於中遠太平洋出售集裝箱租賃業務,專注港口及碼頭業務,大行認為從業務前景而言較為正面,但是收購中海港口的作價較高,卻以較低估值出售集裝箱租賃業務,交易不利其資產收益率。
中海集運終止航運業務,專攻船舶及貨櫃租賃及金融業務,瑞銀認為,中海集運原有業務近年面對運費的結構性下調,而新業務讓中海集運跟中國遠洋的關係從競爭轉成合作,具策略意義。不過德銀指出,租賃業務的租金費率亦在偏軟,加上中國遠洋強大的議價能力,中海集運未來回報未必可觀。
此外,中海集運表示,其控股股東中海總公司於昨日增持中海集運4,503.4萬股H股,佔H股的1.2%。
在四家涉及重組的航運股之中,中海發展的轉型最受憧憬,這亦反映在昨日的股價表現上。該公司出售虧損的乾散貨運輸業務,轉型賺錢的油氣運輸,成為全球最大型的能源航運企業之一,美銀美林指出,其無論在國內或進口市場將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