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每個周末都會帶小兒上「遊戲小組」(Playgroup),旨在讓他有機會跟年紀相若的小朋友相處,也好讓我輕鬆一下,跟小兒一起唱唱歌、玩玩小手作、聽聽故事等。在我幼年時,遊戲小組並不流行,小朋友通常都是到適學年齡才會上幼稚園,開始正式的上課生涯。
近年,這類型的遊戲小組或興趣班相當流行,而且各適其適,有以唱遊、動覺學習、講故事等形式進行,吸引很多家長帶子女參與。筆者抱着讓小兒輕鬆玩玩的心態,也曾嘗試過幾種不同類型的興趣班,看着小兒玩得很投入,可以令他開心大笑已是最好的回報。
心態會影響對事物的看法,譬如有些家長為子女報讀這些遊戲小組或興趣班,是為了子女下一步就讀甚麼類型的學校而準備,他們會做足資料搜集,務必找到最好及最適合的;有些家長報讀的原因,可能只是想子女在課堂間玩玩笑笑,沒有甚麼特別的長遠計劃,因此他們的選擇有機會與前者不同。筆者不是在兩者之間作任何判斷,只是想指出,在不同的心態及要求下,會作出不同的決定。
正如投資,有些人未必能接受風險太高的投資產品,當投資組合的資產價格大幅上落時,反而會感到不安,這類型的投資者便不太適合投資於有槓桿效應的投資工具,反而應選風險較低而回報同時也較小的投資產品;相反,有些人則較進取,能夠接受較高風險投資,以獲取較高回報。最重要的是,應選擇符合自己心水的投資產品及方法,在投資前,要了解清楚投資產品的特性,就好像家長為子女報讀課程前,都要清楚知道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以達至預期效果。
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亦非就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作出建議、要約、或招攬生意。讀者如依賴本文而導致任何損失,作者及法國興業一概不負任何責任。若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