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論滬港:國企改革為「十三五」揭幕

針對國有企業改革,國務院終於出台《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有人說雷聲大雨點小,筆者並不認同。國企改革是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重要的一步,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將在未來逐步體現,而綜觀全套《意見》,內容首次出現了十一個「新詞組」,內容對未來國資改革影響深遠。

1、政資分開──主張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進行分離;

2、劃分不同類型國企、誰出資誰分類──國有企業主要應集中在市場失效的領域,不應進入市場競爭、與民爭利領域;

3、網運分開──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指基建框架)」與「運(指市場運作)」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促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

4、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公司制改革;

5、國家特殊管理股制度──允許將部分國有資本轉化為優先股,在少數特定領域探索建立國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6、企業領導人實行分類分層管理──在人事制度上,上級黨組織和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按照管理許可權,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管理;

7、管資本為主──管資本為這輪改革的亮點,主要強調資本投資的實質收益;

8、國有資本合理流動──針對國有資本的合理流動,未來可透過資本市場的定價來反映實質效益;

培育綠色經濟增長

9、國有資本投資、營運公司──國資委以往為國企的出資人,未來將成立國有資本投資、營運公司,強化績效;

10、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有次序地一步步通過調整,低效及過剩產能的產業退出市場,讓具備競爭力的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11、混合所有制不設時間表,成熟一個推進一個──未來企業是否採用混合所有制,需要按實際情況進行。故此,混合所有制更注重穩妥有序,不會盲目啟動。

國有企業改革亦將開展未來「十三五」的序幕,綜觀國家領導的論點,綠色發展將成為「十三五」規劃的一個重點。在「十三五」時期,「高污染、高消耗推動高增長」必須退出經濟發展的舞台,綠色發展將會是中國應對目前經濟難題的答案之一。單靠大規模投資及大項目已經無法化解發展上的矛盾。必須一新常態發展,採用綠色發展戰略,培育出綠色經濟增長點。

同時,未來經濟發展方式需要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同步轉型,促進經濟增長:

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故此,投資市場需要在新政策中一步步窺探新的投資方向。

資深投資銀行家暨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