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專題:國企改革淡馬錫模式啱用?

國企改革醞釀多年,前後思路和方案不少,最新出爐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被熱炒將借用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Temasek)營運模式來推行國企改革,也將推動國資委的職能更新,由管企業轉向管資本。

摩根士丹利指國企改革文件符預期,相信中央設立一間類似淡馬錫式資產管理公司,可改善國有資本效率,有利投資氣氛。

大摩:有利投資氣氛

不過,有業內人士則不太看好國企改革「淡馬錫」化,認為無論從淡馬錫誕生的歷史背景、運作現狀,還是所折射的本土化環境來看,淡馬錫的成功有其獨特環境,內地不宜複製或移植該模式。他舉例解釋,首先兩國之國企數目已有很大差距,淡馬錫管理的國企只有45家,而內地國企多達15.5萬家,且成分複雜,各據山頭。

他又表示,淡馬錫實際上投資的企業,大多是在市場化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企業,而內地傳統的國企市場化程度相對偏低。他更提出,國企改革有大方向,但關鍵在於如何落實。

摩根士丹利相信國企改革是多項改革中難度最高。預期中央會設立「淡馬錫」模式的資產管理公司,由國家持有,料有利市場氣氛。花旗則指將國企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改善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制度。分析認為國企改革才剛踏出第一步,需時去體現其成效。

加速及深化央企整合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認同,國企改革有部分內容是參考「淡馬錫」模式,而且值得參考,不過內地國企改革才剛試驗,現階段難以判斷成效。

他直言,的確國企改革很多內容早前已曾討論,並沒有為市場帶來太多驚喜。廣發策略則認為,新一輪國企改革核心亮點,主要是所有權及經營權分開,正好符合「淡馬錫」營運模式。

另國金策略會觀點認為,以前市場對混合所有制的理解,大都停留在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混合,是次文件則是提倡推進國有資本和國有資本的混合,不僅局限於民營資本。意味着一帶一路情況下,央企相互整合的速度和力度需要有相當大的提升。

110央企試行 政企分家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昨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表示,今年國資委、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在中央管理的110多家企業中,積極推進包括直接授權試點在內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工作。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的指令,今後主要通過國有資本投資這一平台,通過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以市場化的方式經營,規避政府的直接干預,真正實現政企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