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這裏談到科技進步,幫助不少「共享經濟」概念的生意念頭實踐起來,就連傳統銀行的存款和借貸業務亦受衝擊。那麼,投資銀行又會否被取代?
投資銀行其實是甚麼?較普遍說法是,投資銀行是向客戶提供透過金融市場集資的服務、還有協助進行收購合併,以及買賣金融產品。另一說法是將投資銀行分為Buy Side和Sell Side,即「買方」和「賣方」,賣方業務包括銷售金融產品和推銷證券等,買方業務則有基金和資產經營。又或者簡單來說,就是一所不進行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
說了一大堆,可發現投資銀行其實集合了很多不同的業務和功能,當中各有所要面對的挑戰。當然,若果單單是協助創業者找天使資金這類業務,實際上就如傳統銀行般,正面對科技的挑戰。若說到要上市或發債集資,這些業務始終涉及較多程序和規定,相信短期內仍難透過一個網站或App去完成。
或者由以上簡單觀察可見,投資銀行要生存,必須能向客戶提供真正涉及專業的業務,若單想透過作為中間人角色賺佣或顧問費,這只會是一門夕陽行業。
當然,投資銀行提供的服務是否「專業」,就真的因人而異,希望藉此向一眾投資銀行從業員作一個提醒,俗語有云:「面係人哋畀,架係自己丟」。
財務碩士畢業,投身財經記者行列數年,之後無論轉職歐資投行,抑或現任職英資金融機構,始終情繫中環,相信各有前因莫羨人。
微博:http://t.sina.com.cn/taikin
作者:大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