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過去一、兩年不時成為中港股市熱炒的主題,國務院《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千呼萬喚始出來,洋洋大觀改革藍圖。國企「窮則變」,但是否「變則通」須經長時間的考驗和砥礪,最怕是換湯不換藥,炒作過後又回復一潭死水。
中國過去三十年來改革從未停止,過去是國退民進,近年以市場化為大纛,奉混合所有制為圭臬,基建工程要公私合營,國有股權要轉給民營資本。然而,國企的陋病卻依然故我,結構疊床架屋,管治政企不分。其實改革不一定依靠引入民資來實行,只需各盡本分,企業應做則做,政府應管則管,毋須一窩蜂爭做改革先鋒。
國企改革將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後者設下重重關卡,頂多是讓出一小部分讓民資參與。「商業類」則有很大改進空間,從市場對國企加大監管、改革領導層薪酬制度、員工持股激勵等好處不勝枚舉,但縱有手段亦需施行得法,實際成效還看「放手」程度。國企效率低落的問題根深柢固,股權分立、薪酬掛鈎及員工持股等早該去做,惟高管減薪影響士氣,既得利益者陽奉陰違,為官者忍不多時便手癢去管,均將成改革的攔路虎。
國企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而國有資本亦可入股私營戰略性產業,但均屬舊酒新瓶,能否提高效率成疑。從國際多宗大型併購案所見,企業文化差異已難達至所謂的「協同效應」,何況國企與民資存在鴻溝。然而,就算是徒具形式的混改亦不容易,一場股災令「市場化」大開倒車,國家隊大舉進場,持有百多家良莠不齊的上市公司股權;而IPO停頓,國有資產「證券化」亦失去市場和投資者。
股份制改革方面,大力推動國企改制上市,包括整體上市,前提是要有蓬勃健康的股票市場。「證券化」等同國家賣資產,而用國企改革之名義可以賣得較好價錢;國企改革若成功,最大得益者自然是國家。早前股市興旺時,不少國企股透過市場配股集資,已提前自行做了「混改」和「證券化」兩工作,實在不需甚麼「指導意見」,市淡時才推出方案則是貽誤時機淪為空談。
由「股改」到「混改」,內地股市都經過一輪狂熱,但狂熱過後,壟斷行業的國企仍然坐着收錢,經營不善的國企則仍舊等待救援。中國經濟模式被質疑走到盡頭,所以要「思變」和「求變」,但改革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須痛下決心動一場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