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新勢力:80後拓質檢商機7800億

鉛水風暴令食水安全問題再受注視。本港科創公司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利用魚胚胎,對食品等進行安全檢測,打響名堂。八十後創辦人陳子翔(Eric)接受專訪時透露,公司將公布新一輪融資,會建立「雙魚認證」品牌,捕捉總額逾7,800億元的全球檢測認證市場所帶來的機遇。

攻肉類護膚品五範疇

城大畢業的Eric指,現時環境有近10萬種對人類健康有害的物質,但傳統化學測試每次只可檢測5至20種,會有很多漏網之魚。水中銀利用「發光魚」(轉基因鯖鱂魚)及「斑馬魚」胚胎毒理測試技術,分別測試慢性毒及急性毒,可以在48小時內測試逾千種有害物質,打個比喻是把安全標準由30分提升到80分。

「現時水中銀專注肉類、食用油、奶製品、水及化妝護膚品五個領域,各個領域已有一、兩個龍頭或政府部門正在合作,並在今年起開始收支平衡。」Eric對檢測認證服務前景非常樂觀,指隨着全球政府及消費者對產品安全標準的重視,市場估計相關檢測認證服務每年的全體市場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逾7,800億港元),並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水中銀獲中經合注資

一○年成立的水中銀,為香港科技園「生物科技創業培育計劃」成員之一,曾獲政府資助及天使投資共逾1,000萬元,並於今年一月公布獲美國中經合集團(中經合)注資,中經合創辦人及董事長劉宇環更出任水中銀主席。

Eric指,中經合已投資逾百間公司,但這是第一次他們出任初創公司的主席,反映他們對水中銀的團隊及技術的認可。Eric稱,有望今年底前公布公司新一輪融資情況,擬以新資金幫助提升公司品牌。

回想創業源起,內地爆發奶製品污染事件,喚起當時已來港升學的Eric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內地愈來愈富強,人們生活應愈來愈好,但為何連嬰幼兒奶粉的安全都保障唔到,當時我感到非常憤怒和悲傷,想找出原因和解決方法。」

他在城大生物醫學系教授鄭淑嫻的介紹下,接觸到由鄭淑嫻及陳雪平的科研團隊研發的「轉基因鯖鱂魚」技術。這技術是在鯖鱂魚中植入熒光蛋白基因,當魚胚胎接觸到雌激素,就會發出不用強度的綠色熒光,可用以檢測日常食品及消費品的雌激素含量。Eric看準這項技術的市場需求,為其構思商業計劃書,並贏得多個創業比賽,促使之後他與陳雪平創辦水中銀,把科研轉化為商機,與時並進協助業界提升產品安全基準。

Eric表示:「我們不是要取替化學測試,而是為消費者及業界提供一種『額外安全』,現行測10種,我們一次過測逾千種有害物質。我們專注上述五個領域,因它們每個的市場都夠大,都『出過事』。」

雙魚認證成檢測王牌

他指,發光魚基因與人類疾病基因有84%相似,「魚胚胎」並不列入「動物」,屬非動物測試。相比下,用老鼠等作測試的成本較高、時間較長,亦受限於部分地區禁止使用動物作測試。

「一般企業大概會用營業額的1至2%來做質量控制,若在化學測試上額外進行魚胚胎毒理測試,在質控成本上可能再增加5至10%,即假若企業原本花1億元做質控,額外測試會多花500萬元。不過,若因產品安全程度大幅提高,勝過同業對手,公司賣多1%的產品,花500萬元就可換來倍數的潛在收益。」Eric相信,在各個領域與相關龍頭合作,可產生滾雪球效應,令更多大公司跟隨倣效,提升產品安全基準。

他補充,水中銀除提供安全檢測服務,亦會把技術向外授權及提供安全認證服務。他希望「發光魚」及「斑馬魚」的「雙魚認證」,假以時日可推廣至零售層面,讓消費者可依靠這個認證揀選安全的產品和食品,最終為消費者、企業、政府帶來多贏。

自薦為公屋免費驗水

近日不少港人擔憂自己及家人每日飲用的食水安全問題,七月時,水中銀自薦為公共屋邨提供免費魚胚胎驗水測試,並正與各區的區議員聯絡。

Eric指公司用一個對它們頗Significant(顯著)的預算去做這項目,但這是為貫徹企業社會責任精神,希望以身作則,為港人的健康出一分力。

籲港積極用新科技

資料顯示,水中銀研發的檢測技術在一三年已獲國際標準(ISO17025)認可證書,是亞洲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魚卵毒理測試,且結果受官方認可的測試中心。

這項港產技術在港不算吃香,還未被政府廣泛應用:「在本港創業,投資渠道及政府資助尚算可以,但資助後是否用你的科技或產品又是另一回事,建議政府應帶頭及更積極使用新科技。」Eric總結。

水中銀小檔案

成立年份:2010年

創辦人:陳子翔、陳雪平

公司規模:近20人

公司網址:www.vitarg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