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Bond 60萬人認購 增23%

股市波動下,相對「穩陣」投資產品備受市民青睞。政府發言人稱,根據配售機構初步資料,第五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 5,04228)認購人數創新高,較去年增兩成三至約60萬人;認購額約361億元,較去年增兩成五。

獲兩手機會僅2/3

以此推算,每人可穩獲一手,惟獲分派兩手機會僅三分之二。

多家銀行稱iBond 5認購反應熱烈,滙豐指今年認購宗數及金額均增加,認購貸款申請宗數更增73%;中銀香港(02388)指,認購人數按年增30%,認購額則增34%,平均每人認購六手。

多家銀行更錄大額「入飛」。工銀亞洲指,該行今年有三宗認購金額逾千萬元,而且客戶沒「抽飛」,惟最大額認購來自星展香港,最高認購額達2,700萬元。

散戶短炒不追貨

今年認購市民中,不少屬首次認購,建行亞洲指,首次認購人士約佔總申請人數兩成;工銀亞洲指,首次認購人士較去年增三成。

不過,有參與認購的股票散戶,普遍傾向短炒,愛姐說:「今年用孖展認購三手iBond 5,期望在105元獲利沽售。」她又說,不會長線持有,以免資金被綁而錯失其他更好投資機會。散戶禤先生亦稱,認購iBond 5屬短線投資部署,會在上市首兩至三日善價而沽,同時不考慮追貨。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副總經理梁偉基預期,iBond 5首日上市將見103.5至104元水平,若未來二至三年通脹上升,債息回報增加,價格有可能上105元。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建議,投資者可採取兩個投資策略,若是透過孖展認購可於首日沽出,基本上不用「拎錢」已有潛在回報;長線投資者可持有至到期,食盡三年息率。不過,中途沽出是較差策略,會鎖死資金,同時沽出價理論上會較首日沽出為差。

金管局將於八月五日公布iBond 5分配結果,並在八月七日正式發行,投資者透過銀行認購,可於當日起透過場外交易市場(OTC)沽出;若要在場內買賣,則要待八月十日在聯交所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