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起內地政府為挽救疲弱經濟,不斷放鬆銀根,債券發行審批亦較為「鬆手」,隨着內地房企在境內的融資成本逐步降低,不少內房重投內地債市懷抱,近期最矚目的可謂恒大(03333)獲批發行最高達2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司債,首批50億元年利率僅5.38%。其他獲准內房包括首創置業(02868)及龍湖(00960)。而碧桂園(02007)四月亦表示考慮發公司債。
由於發行境內公司債的內房企評級要求高,規模較細的內房企未必獲當局批准發公司債,而要轉為發行境外高息債。因此市場相信,境外債市及點心債市場未必會因此而受到威脅。
惠譽評級高級董事林樹毅強調,內地債市發展處於起步階段,對市場胃納持觀望態度,「投資需求肯定有,但市場可以容納幾多?」他續指,若然市場不夠成熟,債券定價未必到位,另內地一般債券年期僅在3至5年,境外債市則可發行較長年期債券。
根據易居中國旗下CRIC研究中心統計,今年首五個月其監測的108間內房企融資總規模達3,685億元,按年急增70%。
當中境外融資總額佔比由去年43%下調至27%,顯示內房紛紛回歸內地融資市場。
交銀國際中國房地產研究助理副總裁謝騏聰稱,隨着內地續放寬幣策及融資渠道,融資成本大減,加上佳兆業(01638)債券違約事件後,境外投資者對內房有戒心,添舉債難度。但他認為內地債市不能取代境外融資市場地位,因規模較細的內房仍需靠境外銀團貸款或離岸債市渠道融資。
林樹毅亦指,中央開放發行境內公司債,為內房闢新融資渠道,相信開發商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融資機會,但會考慮境內發債是否可持續的再融資方法,「內地不知何時資金流向或市場因素轉變,因此境外融資仍然有穩定的投資者需求」。
渣打香港全球研究部高級利率策略師劉潔指,內房較以往更易獲批於內地發債,基於內地發債成本低及同款內地債券評級有機會高於境外發債,若內房有新資金需要,公司多選擇於內地發債。
然而她指,已在境外市場發過債的內房仍會繼續使用境外平台,因過去發行的離岸債到期時,若以內地資金還息及本金需額外付稅,成本顯著。